周末,去小区外面的报刊亭买《意林》。
经营这个报刊亭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他们对顾客永远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如果是男人在岗,一般是捧本时尚杂志看美女,如果是女人在岗,则抱着一部公用电话喋喋不休,逢到前来买报刊杂志的人,他们的脸色总是沉沉的,好象人家打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一带方圆五百米没有第二家报刊亭,连个流动摊位都没有,因此不满归不满,我还是要做他们的忠实顾客。
这次去买书,赶上男人值班,亭子里还有另外两个人,正和他嘻嘻哈哈聊着什么。一本《意林》四元钱,我递给他张五元的票子,他一边继续着闲聊,一边从面前的纸盒子里拿出两张一元钱的纸币,很随意地丢给了我。
我发现他找多了钱,立刻拿起其中一张递还给他,同时说:“你多找给我一元钱。”
他的聊天工作暂停了。先是一下子把我递过去的钱抓到手,然后目光扫向书本上的另一张纸币,看了几秒钟后,视线又转移到我的脸上,颇为狐疑地打量了一番。随后,他扭过头,把手里那张一元钱丢回纸盒子,又开始了热火朝天的神侃。
这反应,虽然情理之中,但还是意料之外。尽管我并没希望得到他一个笑脸,或者一声谢谢,可我也没想到,迎来的竟是如此不友好的目光。
写到这里,想起麦铃的一篇文,文中写到:
我与鲁九去杭州大厦采购床上用品,乘开放式自动电梯上楼,我在前鲁九在后,刚踏上电梯,紧挨我前面的一位身材高佻时装模特儿似的美女,站立不稳,一个趔趄,她一只脚后退到下一阶直接踩到我的脚上,我本能地“唷!对不起对不起!”并托扶住她的腰,助她再回到上一阶电梯台阶上稳站住。
美女站稳后,表情很傲慢地回头射给我鄙夷的一暼,然后,目空一切。
不禁哑然失笑,我和麦铃的这场遭遇,应该说很类似吧,都是好心好意遭遇了没心没肺,甚至可以说,遭遇了没教养。
遇见这种不愉快的事,我一般会通过回味一个小故事,来让自己高兴起来,并且,让自己立刻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这个小故事是从哪里看来的,已经记不清了,我只牢牢记住了它的内容,每当我想起它,它就滋养着我的心灵。
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一位神父,他因为擅长为人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而受到广泛的尊敬。有一日,这位神父收到一封信,是一位委屈的孩子写来的。孩子在信里说:
“亲爱的神父,我有件事想问问上帝。是这样的,昨天,我妈妈在家里做曲奇饼,我帮她拿糖粉,搅蛋液,筛面粉,做了很多活儿。在这期间,我的双胞胎弟弟却到处乱跑,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还把皮球掉在了面粉里。但是,当曲奇饼烤好之后,我妈妈却给我们两个人各端了一碟子,而且亲热地喊着他‘宝贝’,让他快尝尝曲奇饼的味道。我很失望,为什么我付出的比他多得多,却没得到比他多的奖赏呢?我想问问上帝,这件事为什么如此不公平?”
神父拿到这封信,陷入了沉思。显然,这个孩子的心理已经失去了平衡,该如何安抚并鼓励他呢?最后,神父给孩子写下了一封这样的回信:
“我的孩子,不要抱怨这件事的不公平。从表面上看,你付出的比他多,却没得到超过他的回报,但是事实上,在我看来,你比他更懂得爱、更勤劳、更体贴,毫无疑问,你是一个好孩子。而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本身就是上帝给你的最大的奖赏。”
是这样。
我比他善良。
我比他友好。
我比他真诚。
我还可能比他更敬业、更乐观、更无私、更懂得享受生活、更理解什么是爱……
上帝让我成为一个好人,本身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特别说明:本文为博主原创,引用部分有说明及链接。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他用,侵权必究。
相关链接:
麦铃 《我是不是有点对不起自己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