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挝:你没见过的斋僧奇景(上)

(2007-11-30 18:05:32)
标签:

旅游

老挝

琅勃拉邦

佛教

布施

化斋

信徒

斋僧

柠檬水玻璃瓶

原创

分类: 行游‖三千山河
    在湄公河上吹了一天的风,终于在晚上7点半抵达老挝的古都、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琅勃拉邦。
    上岸之后,旅游车依旧把我们带到中餐馆用晚餐。坐了一天的船,大家纷纷提出想在饭后找个地方洗头、按摩,放松一下,得到的答案却是:琅勃拉邦的此类场所一律在晚上7点半之前关门。看来即使是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也不能改变小城一贯的作息规律,让人觉得无奈又可爱。
    回到宾馆,我们决定早早休息,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第二天一早的重头戏--观看特色民俗景观“僧侣化斋”。
    老挝盛行的是上座部佛教,国民有95%都是信徒,因此佛教堪称老挝的国教。在这样的国度里,不难想象,僧侣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他们颇具特色的化斋方式,则成为了游客眼中的一道奇景。
    每天拂晓,穿着橘黄色袈裟的僧人会一起走出寺庙,他们赤着脚、肩挎钵盂、排起队伍行走在街头,沿途向信徒们化取斋饭。虔诚的信徒们早已在地上铺好席子,摆上饭食,恭候着他们的到来。一旦僧人走近,信徒们会跪在地上,恭敬地将斋饭举起,放进僧人的钵盂之中,随后,僧人盖好钵盂,目不斜视,大步走向下一位施主
    清晨的化斋结束之后,僧人们会回到寺庙,把每个人化取的斋饭统统集中到一块儿--这就是他们当天的全部饭食了。由于遵循着“过午不食”的清规戒律,老挝的僧人们只吃上午这一顿饭,从中午直到第二天凌晨,他们将不再进食。
老挝:你没见过的斋僧奇景(上)
为了看斋僧奇景,我们5点起床,6点之前赶到了街上。因为在老挝只停留几天,我们参照的还是北京时间,实际上,老挝时间要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也就是说,按照老挝时间,我们是4点钟起床,5点之前赶到了街上)。当时天还没亮,气温也很低,但街上已经有了不少的信徒和旅游者。
 
老挝:你没见过的斋僧奇景(上)
卖斋饭的小贩由妇女和儿童组成,她们三两成群的在游客身边转悠,不知疲倦地推销着。
 
老挝:你没见过的斋僧奇景(上)
这个小姑娘跟了我们很久,累了,于是蹲在地上休息。
 
老挝:你没见过的斋僧奇景(上)
用来斋僧的食物,棕叶包的米饭、盒装的米饭、香蕉。
 
老挝:你没见过的斋僧奇景(上)
这也是米饭,只是换了包装,分量更大一些。
 
老挝:你没见过的斋僧奇景(上)
还是米饭,装饰了鲜花,看起来更好看。斋僧的食物以米饭为主,偶尔可见水果,不知道有没有信徒为僧人提供些菜式,比如清炒芥兰或者凉拌油麦菜?反正我没看到,也没见有卖的。老挝:你没见过的斋僧奇景(上)  
 
 
 
 
 
特别说明:文字和图片均为作者原创,谢绝转载,侵权必究。有意使用者欢迎给我的博客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