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宫滟
南宫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033
  • 关注人气:12,3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行(五):长眠的书圣

(2007-06-13 18:41:13)
标签:

柠檬水玻璃瓶

王羲之

书圣

王羲之之墓

金庭观

原创

分类: 行游‖三千山河
   书圣,是世人对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尊称。王羲之是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徙至绍兴下辖的嵊县一带居住,并终老于此。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草、楷、行、飞白等体皆能,其中以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前下旨将它殉葬昭陵。
   我这个人虽然语文尚可,但是字体欠佳。小学时候老师总是布置描红作业,在我眼里这和数学题一样令人心烦。描了多年的红,也没见我的字体有多大进步,可见这项工程除了消耗游戏和睡觉的时间,没什么其它的用处。书法这东西大概也和唱歌、跳舞、文学、体育一样,尽管可以日夜苦练,但还是要以天赋为主。像王羲之在书法上能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我认为绝不是描红描出来的结果。
   这次去嵊州,在东坡山庄吃过午饭以后,本该直接奔赴绍兴,但是钱总建议不如顺便去金庭观一游,看一看书圣王羲之的长眠之所。于是我们的车子就绕了个弯,奔金庭而去。
   金庭乡位于嵊州城东20多公里,是王羲之晚年养生之所。王羲之去世之后,就葬于金庭乡的瀑布山下,墓地四围青山环绕、瀑布奔流,史传此地为道家的洞天福地之一,风水相当的好。

江南行(五):长眠的书圣

金庭观外景

   金庭观就建于王羲之的墓前,是座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文化圣地,原先的建筑已毁,现在展示在游人眼前的是新建不久的仿古建筑,虽是青瓦白墙,院有数进,但却因为过于崭新而缺失了沧桑感和真实感,令人隐隐有些遗憾。观前的古树倒是枝干挺拔,郁郁苍苍,传说是王羲之的儿子们为纪念父亲植下的,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王羲之的塑像在正殿,他和他的夫人并排而坐,面带微笑,王羲之的手里还握了一支毛笔。据说当地的百姓经常到这里来“偷”书圣手里的这支笔,他们认为把王羲之的笔拿回家,自然能得到他的灵气,呵呵。塑像前的香案上摆有贡品,大殿四周的塑像则是王羲之的儿子们。
   再向院子深处走,地上随处可见刻有文字的石块,文字都用不规则的红印凸现出来,刻意营造着书法文化的氛围。有个房间里摆了纸笔墨砚,游客如果感兴趣,可以留下自己的墨宝。随行的人建议我和赖赖也写点什么,在书圣的墓前动笔,这不是“班门弄斧”吗?!赶紧溜吧!

 

   

江南行(五):长眠的书圣

书圣墓的墓道

   参观完金庭观,我们踏上书圣墓的墓道。地上是清朝铺就的碎石路,两边是沉默着排列成行的柏树,象两队威仪庄严的士兵。走完墓道,登上几级石阶,王羲之的墓碑就在前方。
   这块石碑上镌刻着“晋王右军墓”五个大字,因为王羲之曾官至右军将军,故又被称作王右军。石碑上覆以一座单檐石亭,亭子造型古朴、石雕精美,檐的出挑很高,四柱都有断裂重接的痕迹,年代十分深远。
   王羲之的墓就在石碑后,墓体为圆形,由一条条青石磊砌而成,墓顶青草丛生,开着不知名的白色小花。一只小蝴蝶飞过来,围着这边转了两转,然后又扑扑翅膀飞走了。大概它也怕打扰了沉睡于此的书圣的好梦吧!

江南行(五):长眠的书圣

书圣墓和墓碑
   我在墓前的石阶上站了一会儿,微风吹过,周围的树们互相点头致意,除了枝叶摩擦的声响,一切是那样的安静。在我逗留的这一个多小时里面,书圣墓没有第二批游人来拜谒,不知道是宣传不力还是地处偏僻,亦或是书圣的后代金庭的百姓还没有发展旅游产业的眼光。此刻我忽然感谢起这一切,是的,没有高音喇叭、没有导游旗、没有兜售劣质纪念品的小贩和大声喧哗的旅游者,对长眠的书圣来说,这一定是最好的结果。

 

 

特别说明:以上文字、照片均为作者原创,侵权必究。有意使用者欢迎给我的博客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