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是著名的三峡游览胜地。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城名为“白帝城”。
白帝城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三国蜀汉皇帝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白帝庙内现陈列有“刘备托孤”大型泥塑。庙内还陈列有瞿塘峡悬棺内的文物和隋唐以来七十多块书画碑刻,以及历代文物一千余件,古今名家书画一百余幅。其中“竹叶字碑”诗画合一,风格独特;“三王碑”镌凤凰、牡丹、梧桐,精美华丽,堪称瑰宝。
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朝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离世后,当地百姓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由于公孙述非正统而系僭称,明正德七年(公元一五一二年)四川巡抚撤毁了公孙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明嘉靖二十年(公元一五三三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名“正义祠”,以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逐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汉人物的格局。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三十六年),刘秀入川,公孙述战死,白帝城毁于战火,如今,城墙遗迹仍清晰可见。在公孙述称帝的十二年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后人为怀念他,在白帝山上建庙,立其像祭祀,故称“白帝庙”。白帝庙坐落在瞿塘峡口的白帝山上。远远望去,红墙显影,树木葱郁,楼台亭阁点缀其问。朝霞如锦、彩云缭绕之时,更有仙山琼阁之美。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由于公孙述非正统而系僭称,明正德七年(公元一五一二年)四川巡抚毁公孙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明嘉靖二十年(公元一五三三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名“正义祠”,以后又增添了关羽、张飞像,逐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汉人物的格局。
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白帝庙内现陈列有刘备托孤大型泥塑。白帝庙内还陈列有瞿塘峡悬棺内的文物和隋唐以来七十三块书画石碑,以及历朝历代古文物一千余件,古今名画家一百余幅。
二零零六年五月,白帝城作为明清两朝特殊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名胜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