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12带孙女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

分类: 怀旧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510号(静安雕塑公园内),建筑面积45257平方米,展览教育服务面积32200平方米,是综合性博物馆。
在1956年11月1日,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批准由金仲华等12人组成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1958年8月,迁入延安东路260号(原为华商纱布交易有限司)。1988年6月,划归上海科学院分管。 2001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撤销建制,归并入上海科技馆。2007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项目正式立项。2009年6月26日,破土动工。2015年二季度,对外开放。
据2022年2月上海自然博物馆官网显示,上海自然博物馆有29万余件藏品。
- 基本陈列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以"演化"为主线,从"过程""现象""机制"和"文化"入手,"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大主题板块下设十个常设主题展区,阐述自然界中的关系。
古动物史陈列厅:展出的180件展品中,大厅中央的合川马门溪龙和黄河古象:前者身长22米,肩高3.5米,体重几十吨,发掘于四川省合川县;后者体长8米,身高4米,一对门牙就有3米长,发掘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也是古兽中的庞然大物。有许氏禄丰龙、多棘沱江龙、魏氏准噶尔翼龙、恐龙蛋、恐龙脚印、玄武蛙、鱼龙、雷兽、巨犀等古动物化石。
古人类史陈列:展品370件,展示了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人类社会是由猿群发展而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肤色的区别,形成了人类的原始社会,以及贫富两极分化,阶级产生,原始社会瓦解的进程。
中国历代古尸陈列厅:展出有新疆的出土的哈密古尸,以及唐、宋、明三朝古尸。
动物陈列:共有展品2757件,并配有生态景观衬托。其中有2只雷鸟和雪兔电动生态景观,展现动物体色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适应环境的保护作用。在陈列标本中,有大珠母贝、白鲟、大鲵、扬子鳄、棱皮龟、褐马鸡、东北虎、儒艮、白鳍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中国特产动物;也有不少外国珍稀动物,如高脚蟹、极乐鸟、鼷鹿、美洲狮、鸸鹋、沙袋鼠等。
植物进化陈列:共有展品323件,展示着最原始的植物藻类,没有叶绿素的真菌,菌藻共生的地衣,陆生维管植物的先驱蕨类,陆生植物的一个旁支苔藓,直到最高等的种子植物。
- 专题陈列
1958年5月,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几种上海常见的农林益害鸟》第一个专题展览。
《沿着大象的纹路》亚洲象保护公益展览:《沿着大象的纹路》亚洲象保护公益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丛林与大象"通过还原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结合前沿多媒体互动科技,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热带体验。;第二部分"城市与大象"以"翻翻书"的形式为大家科普亚洲象的生理结构,野外监测方法等相关知识,观影和视频相结合让观众了解亚洲象存在哪些生存困境;第三部分"未来与大象"则是以参与性展项为主,展示了亚洲象相关的儿童画,艺术品装置等。
同行-辛丑年2021牛年生肖特展:"同行--辛丑年2021生肖展"以"牛与人类"为主题,以时间为脉络分为5个展览单元,分别展示"平行乐章、命运交织、时移境迁、携手并进"四大主题,阐述人与牛近百万年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