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是怎么创新的?看不懂基金净值的计算方法?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解释一下吗?
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
(1)投资标的是沪深300指数;
(2)分成两处卖,有两种交易方式:在发行的时候,瑞和沪深300将通过场外、场内两种方式公开发售。瑞和300接受场外与场内申购和赎回;瑞和小康、瑞和远见只上市交易,不接受申购和赎回。
基金发售结束后,场外认购的全部份额将确认为瑞和300;场内认购的全部份额将按1∶1的比率确认为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
(3)虽分成两处卖,但最后合成一个整体(名叫: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运作,统一计算净值。
(4)全分红,盈利部分全部转为份额,不用现金分红。分红采取“先分再统” 的办法
如果国投瑞银瑞和沪深300份额折算前的基金份额净值大于1.000元,基金份额折算后,基金份额持有人持有的瑞和300份额数将按照折算比例相应增加,瑞和小康、瑞和远见各自的新增份额将全部折算成瑞和300。
如果该基金折算前的净值小于或等于1.000元,基金份额折算后,基金份额持有人持有的瑞和300、瑞和小康、瑞和远见各自的份额数将按照折算比例相应缩减。
(5)场内的交易像封闭式基金,场外的交易与普通的开放式基金一样,因而交易风险特征不同。
公司采取了处理不同风险的方法:
在国投瑞银瑞和沪深300基金的三类基金份额当中,可以进行场内竞价交易的基金份额是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这两类份额不可以申购与赎回。这两类份额的配比是相等的,即总量一样,它们的相互区别在于当净值处于不同的区间是,基于不同的收益分配制度安排,两类份额会在不同的净值区间具有不同的杠杆倍数,进而产生的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
国投瑞银沪深300设定了一个年阀值,即在各个运作周年内划分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不同收益分成比例的临界点,根据基金契约,该阀值为10%。具体的分配规则如下:(1)在该阀值以内,即当净值开始增长但增长率小于10%时,瑞和小康、瑞和远见对于净值增长部分按照8∶2的比例分成;(2)在该阀值以外,即当净值增长率超过了10%时,瑞和小康、瑞和远见对于净值增长超过10%的部分按照2∶8的比例分成。这样,瑞和小康、瑞和远见就会在该基金不同的绩效阶段时期有不同的净值“增长”表现。
第一,在该阀值以内,即当净值增长率小于10%时,瑞和小康的净值增长速度高于瑞和远见。因此说,当基金净值介于1.00元至1.10之间时,瑞和小康的可投资价值相对略高一些,适合认为股票市场将温和上涨且涨幅较为有限的投资者。
第二,在该阀值以外,即当净值增长率大于10%时,瑞和远见的净值增长速度高于瑞和小康,即当基金净值高于1.10元时,瑞和远见的可投资价值凸显出来,适合认为股票市场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涨行情、且愿意相对长期投资的持有人。
为了保证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具有相对较为稳定风险收益特征,该基金专门设定了基金份额折算制度,即在瑞和小康、瑞和远见存续期内的每一个运作周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基金管理人将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对该基金所有份额进行基金份额折算,将该基金所有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调整为1.000元。
总之,在基金份额折算制度之下,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在每个运作周年都会有一个基本相同的交易起点,其中的区别仅仅在于该基金上一个运作年度的净值表现情况,总体上只有两种类型:大于1.000元,或小于1.000元。
另外,由于瑞和小康、瑞和远见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因此难免会有折价或溢价的情况出现,为了充分控制风险,和有效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该基金还设计了份额配对转换制度,即在瑞和小康、瑞和远见的存续期内,基金管理人将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办理瑞和300与瑞和小康、瑞和远见之间的份额配对转换业务,这样将可以有效消失上述两类份额有可能由于过度投机而出现的过度溢价与过度折价的风险。
综上所述,国投瑞银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的最大特点在于通过更为周全、周密的创新设计,改变了市场原有分级基金部分份额的分级方式,依照不同的收益分配制度安排,首先解除了当基金投资出现整体亏损的时候各类分级份额之间的担保问题;其次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多种方式的交易机会,可以满足对于基础市场行情后市预期不同的、各种类型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可以适度控制住风险,让稳健的投资者、激进的投机者、灵活的套利者都可以在这一只基金的三类份额中寻找到合适的获利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