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年金融学联考大纲:投资学部分

(2007-07-26 08:02:46)
标签:

校园生活

分类: 教学
 

2008年金融学联考大纲:投资学部分

 

 

第三篇 投资学
考试要求
    投资学是金融学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一体化发展,资本市场已越来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深化使得资本市场的内容、L具、运作方式和分析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丰富。这就要求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使他们在未来的深造和工作中能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知识结构的全面要求,培养在WTO框架下的国际型金融人才。
本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技能。具体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具体包括证券市场概述,债券市场基础知识和股票市场基础知识等内容。
    第二部分:债券投资。具体包括债券定价概述,债券定价的基础,债券信用评级,债券收益率的计算,平均期限,债券投资组合管理等内容。
    第三部分:股票投资。具体包括优先股和普通股的估价,股价平均数和股价指数,股价的除息和除权,股票市场与经济分析,公司分析等。
    第四部分:组合管理。具体包括多样化和组合构成,风险的市场价格,有效市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投资基金和业绩评估等内容。
    第五部分:金融衍生品和风险管理。具体包括期货市场,期权市场和互换市场三部分。
   
对本篇内容的考试要求考生把握如下三点:
1.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这是对考生的最基本的要求。考生只有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才具备了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本课程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各种基本的数量分析方法,有机地构成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体系。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才能在未来的深造中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复杂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2.对本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综合运用本课程的理论和方法解释当前的具体经济现象并研究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这既体现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投资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走在我们的前面,又表现为这些理论成果主要是反映了这些国家的实践与发展,而与中国的投资实践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只有对本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将正确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中国的投资实践中来;也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找出与中国实践的不一致之处,从而有能力对外来理论和方法提出修正,使建立起适应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理论体系真正成为可能。这将充分地体现出考生的实践能力。
3.提倡理解、分析思考和发展能力的培养。资本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速度最快,中国的资本市场更是如此。对投资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不应只限于简单地死记硬背,而要提倡充分理解,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实践认真分析思考,真正做到灵活运用,注重自己发展能力的培养。


考试要点
第一部分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一、证券市场概述
    (一)基本概念
1.投资、金融投资的概念与特点
2.金融投资与实物投资的区别
3.直接金融投资和间接金融投资的区别
4.证券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5.债券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6.股票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7.证券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二)证券市场主体
1.证券发行主体:政府、公司企业、金融机构
2.证券投资主体:个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
(三)证券投资目的
1.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2.政府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3.企业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4.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四)证券市场中介
1.证券承销商
2.证券经纪商
3.证券自营商
4.证券服务机构
(五)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及其对风险与收益的选择
(六)证券投资与证券投机的概念、作用与区别
(七)证券投资收益的测算
1.财富相对指标的计算
2.收益率和年度收益率的计算
(八)证券投资平均收益的计量
1.单个投资平均收益的计量
2.一组投资平均收益率的计量
(九)投资风险
1.系统性风险
(1)市场风险及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2)利率风险及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3)购买力风险及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2.非系统性风险
(1)经营风险及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2)信用风险及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3.投资风险的衡量
(1)方差和标准差。
(2)方差的计算。
二、债券市场
    (一)基本概念
    1.货币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2.债券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3.政府债券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4.公司债券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5.市政债券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6.出价、要价、基点
    (二)货币市场及工具
    1.概述
    (1)附息债务工具。
    (2)贴现票据。
    (3)贴现率的计算。
    (4)UBOR(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5)债券等值收益率。
(6)收益率曲线。
2.主要货币市场工具:
(1)国库券。
(2)商业票据。
(3)浮动利率票据。
(4)银行承兑汇票。
(5)存款证。
(6)回购协议。
(三)政府债券市场
1.国债
2.政府机构债券
(四)市政债券市场
1.一般责任债券
2.收入债券
3.产业发展债券
(五)公司债券市场
1.抵押债券
2.信用债券
3.收益债券
4.担保债券
5.高收益公司债券(垃圾债券)
6.公司债券交易市场
(六)可转换债券
1.可转换债券及其特点
    2.转换比例和转换价格
    3.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和价格的计算
    4.转换溢价和转换折价
    (七)债券交易市场
    1.交易所交易市场
    2.银行间交易市场
    3.柜台交易市场
    (八)债券合约
    1.债券合约
    2.可赎回债券
    3.赎回价格
    4.拖欠风险
    (九)国际债券
    1.欧洲债券
    2.外国债券
三、股票市场
    (一)普通股
    1.普通股的权利和责任
    2.普通股收益的计算公式
    3.股息率、收益率和市盈率的计算
(二)股票市场的一般组织
    1.二级市场
    2.一级市场
    3.有组织的交易所:
    (1)股票交易所的会员。
    (2)交易的场所和时间。
    4.交易所的人员组成:
    (1)交易所工作人员。
    (2)交易所会员。
    (3)经纪人、场内经纪人及其作用。
    (4)专家经纪人及其作用。
    5.交易所
    (1)纽约股票交易所。
    (2)上海证券交易所。
    (3)深圳证券交易所。
    (三)交易者
    1.信息交易者
    2.流动性交易者
    (四)交易的程序
    1.开户
    2.委托,向经纪人发出交易指令
    3.竞价成交,场内经纪人执行指令或通过电子系统执行指令
   4.清算与交收
   (五)报价方式
1.指令驱动
2.报价驱动
(六)第二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的组织
(七)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及报价系统
1.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
2.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报价系统(Nasdaq)
3.Nasdaq的做市商制度
4.做市商制度的优缺点
(八)交易指令
1.市场指令
2.限价指令
3.止损指令
4.带限价的市场指令
5.¨二损限价委托指令
6.当日有效指令
7.带撤消的有效指令
(九)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制度
1.指令驱动机带
2.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
3.涨跌幅限制
4.交易原则和交易指令
(1)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2)当日有效指令。
(十)保证金交易
1.保证金买空与卖空的交易及计算
2.初始保证金及其计算
3.维持保证金及其计算
(十一)经纪业
1.经纪业的主要功能
2.折扣经纪商
3.经纪佣金
(十二)市场指数
1.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及其计算
2.标准普尔500股票价格指数
3.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
4.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
5.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分股指数
6.加权平均价值指数
7.各种指数的比较
(十三)世界范围的股票市场
1.连续交易市场
2.定时交易市场
3.世界股票市场资本化
4.双重挂牌
5.存托凭证(DR)
(十四)股票一级市场
1、优先股
2.普通股
3.公募和私募
4.流动性
5.首次公开发行(IPO)及过程
6.信息不对称
7.IPO的折价
(十五)投资信息来源
1.定期的商业杂志、报纸公开发表的证券管理机构的
公告和行情等
2.各类指数
3.政府的公开信息、
4.国际专业机构的出版物
5.各个公司发布的信息
(1)上市公司年报。
(2)标普和穆迪公司的报告。
(3)经纪公司的报告。
(4)价值线、专业杂志、电脑数据库。
(5)国际证券信息。
(十六)证券市场法规
1.美国
(1)1933年证券法。
(2)1934年证券交易法。
(3)1935年公用事业持股公司法。
(4)1940年投资公司法。
(5)1940年投资顾问法。
2.中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第二部分  债券投资
一、债券定价概述
    (一)时间对债券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利率对债券价格变动的影响
    (三)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
    (四)利率水平
    (五)名义利率
    (六)实际利率及其计算及相互关系
    (七)实际利率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二、债券定价的基础
    (一)债券定价原理
(二)纯贴现债券及其定价基本公式
(三)附息债券及其定价基本公式
    (四)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定价基本公式
三、债券信用评级
    (一)债券评级的目的
    (二)债券评级的主要标准
    (三)信用评级的程序
    (四)对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的主要指标
    (五)信用等级的划分标准
四、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一)综合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二)再投资利率对综合到期收益率的影响
    (三)纯贴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四)纯贴现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五)附息债券的当前收益率
    (六)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七)附息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八)附息债券的赎回期收益率
(九)平价、溢价和折价债券
    (十)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十一)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五、久期(duration)
    (一)久期及其计算
    (二)久期价格变动公式和修正久期
    (三)久期用于构建免疫资产
    (四)久期的缺陷
六、债券组合管理
    (一)收益率曲线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1.远期利率及其计算
    2.即期利率及其计算
    3.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的关系
    (三)期限结构理论
    1.纯预期理论
    2.流动性溢酬理论
    3.市场分割理论
    (四)三种理论对不同收益率曲线的解释
    (五)利率的风险结构
    1.拖欠风险
    2.利率的风险结构
    3.风险溢价及其决定
    (六)债券投资策略
    1.被动投资策略
    (1)购买——持有。
    (2)构建免疫资产。
    2.主动投资策略
    (1)债券互换。
    (2)应急免疫。
    (3)按收益率曲线变动管理。

第三部分  股票投资
一、优先股与普通股的估价
    (一)优先股
    1.优先股的特征
    2.累积优先股
    3.可赎回优先股
    4.以优先股融资的优缺点
    5.优先股的估价
    (二)普通股
    1.普通股及其特征
    2.股票定价模犁
    3.股启、估价模型
    4.股息估价模型及资本利得
    5.零增长模型
    6.固定增长模型
    7.不定增长模型
    8.股息估价模型与盈利
    9.盈利的三种出路
    10.股息评价模型与市盈率
    (三)股票投资收益及计算
    1.股利收益率
    2.持有期收益率
    3.投资组合收益率
二、股价平均数与股价指数
    (一)股价平均数与股价指数的含义
    (二)股价平均数与股价指数的编制步骤
    1.样本股选择
    2.确定基期以计算平均股价
    3.确定计算期平均股价并作修正
    4.将平均股价指数化
    (三)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2.加权平均股价的计算
    3.平均股价的修正
    (1)调整股价法。
    (2)修正除数法。
    (四)股价指数的计算
    1.简单算术股价指数的计算
    (1)相对法。
    (2)总和法。
    2.加权股价指数的计算
    3.基期加权股价指数
    4.计算期加权股价指数
    5.费雪指数公式
三、股票价格的除息和除权
    (一)除息
    1.宣布日
    2.派息日
    3.股权登记日
    4.除息日
    5.除息基准价
    6.填息或贴息
    (二)除权
    1.宣布日
    2.股权发放日或配股日
    3.股权登记日
    4.除权日
    5.除权基准价
    (1)无偿送股方式的除权基准价。
    (2)有偿增资配股方式的除权基准价。
    (3)无偿送股和有偿配股搭配方式的除权基准价。
    (4)连息带权搭配方式的除权基准价。
    6.填权或贴权
    7.权值的计算
四、股票市场与经济分析
    (一)影响股市涨趺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1.经济周期与股市的关系
    2.利率和通货膨胀与股市的关系
    3.政府债券与股市的关系
    4.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
    5.财政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
    (二)专业预测技术
    1.时间序列模型
    2.经济模型
    3.判断预测
    4.技术预测
    (三)行业分析
    1.行业特点分析
    (1)按竞争程度分析:
    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
    寡头垄断;
    完全垄断。
    (2)按受经济周期影响变化的程度分析:
    增长型行业;
    周期性行业;
    防守型行业。
    (3)按所处行业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分析:
    开拓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
    衰退阶段。
    2.行业比较分析:
    (1)资产收益率。
    (2)股本收益率。
    (3)资本结构。
    3.市盈率
    4.现金分红比率
    5.股息红利收益率
    6.行业增长比较分析
    7.行业未来增长率的预测
五、公司分析
    (一)股票价格与价值
    1.票面价值
    2.内在价值
    3.账面价值
    4.清算价值
    5.市场价值
    (二)基本分析模型
    股票价值=预期每股盈利×市盈率
    (三)运用模型的三个条件
    1.每股真实价值的估计必须准确
    2.真实价值的估算必须在市场发现真实价值以前
    3.市场中的其他投资者必须认识到该股票是是值得估算的
    (四)公司竞争地位分析
    1.年销售额或年营业额
    2.销售额和营业额的年增长率
    3.销售额的稳定性
    4.公司销售趋势预测
    (五)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公司盈利能力的衡量
    (1)毛利率
    (2)资产周转率。
    (3)投资收益率。
    (4)销售净利率或营业净利率。
    (5)普通股净利率。
    2.公司盈利能力预测 (简便的短期预测方法)
    (1)以历史的每股盈利预测未来的每股盈利。
    (2)以历史销售收入与每股盈利的关系预测未来销售收入和每股盈利。
    (六)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1.公司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分析
    2.经营效率分析
    3.多种经营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分析
    (七)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分析方法
    (1)单位化法。
    (2)结构分析法。
    (3)趋势分析法。
    (4)横向分析法。
    (5)标准比较法。
    2.财务比例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分析;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经营净现金比率(短期债务);
    经营净现金比率(全部债务);
    已获利息倍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回收天数。
    (2)资本结构分析:
    股东权益比率;
    负债比率;
    长期负债比率;
    股东权益占固定资产比率。
    (3)经营效率分析:
    存货周转率和周转天数;
    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股东权益周转率。
    (4)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
    净利率;
    资产收益率;
    股东权益收益率。
    (5)投资收益分析:
    普通股每股净收益;
    股息发放率;
    普通股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支付现金股利的经营净现金流量;
    普通股获利率;
    本利比;
    市盈率;
    投资收益率;
    每股净值;
    净资产倍率。
    (八)公司盈利增长分析
    1.预测盈利
    (1)收入百分比预测技术。
    (2)趋势分析法。
    (3)判断预测法。

第四部分  投资组合管理
一、多样化与组合构成
    (一)组合的含义
    (二)分析的假设
    1.忽略市场交易成本
    2.信息是免费的
    3.投资者评价信息的方法是一致的
    4.投资者仅关注他们所投资的期望收益和风险
    5.投资者持有资产相应的一段时期
    (三)风险与期望收益的转换
    (四)两种风险资产的组合
    1.两种风险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及计算
    2.两种风险资产组合的风险
    3.方差的定义
    4.协方差的定义
    5.标准差的定义
    6.相关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7.两种风险资产组合方差的计算
    8.两种资产组合标准差的计算
    9.相关系数的值域
    (五)多种风险资产组合的风险和期望收益的计算
    (六)投资者无差异曲线
    1.风险厌恶者的无差异曲线
    2.风险喜好者的无差异曲线
    3.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七)有效集和有效边界
    1.有效集定理
    2.可行集
    (1)如何在可行集上选择有效集。
    (2)如何在有效集上选择最佳组合。
    (八)分散化的显著效应
    (九)国际分散化
二、风险的市场价格
    (一)无风险资产及其特点
    (二)带有一种无风险资产的两种资产组合
    1.预期收益率
    2.方差和标准差
    3.预期收益和风险的计算
    (三)最优风险组合的选择
    1.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有效边界
    2.无风险资产的贷的组合
    3.无风险资产的借的组合
    4.风险和期望收益的杠杆效应
    5.含有无风险的贷和借的有效边界
    (四)投资者效用和无风险资产
    1.市场组合
    2.分离定理
    (五)资本市场线及其斜率和预期收益的计算
    (六)组合和单个证券的风险和预期收益
    (七)贝塔和单个证券的风险
    1.贝塔与特征线
    2.特征线方程
    3.贝塔的作用
    4.贝塔作为相对风险的度量
    (八)风险的划分
    1.系统性风险
    2.非系统性风险
    3.总风险
    (九)一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
    1.证券市场线的含义
    2.证券市场线方程与计算
    (十)证券市场线与资本市场线的区别
三、有效市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有效市场
    1.弱式有效
    2.中强式有效
    3.强式有效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有效市场假设
    (三)业绩测定和战胜市场
    (四)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挑战
    1.罗尔(Roll)的批评
    2.套利定价理论
    3.套利定价模型
    (五)有效市场和定价模型的检测
    (六)市场有效性和CAPM的最近证据
四、投资基金和业绩评估
    (一)投资基金的定义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性质和特征
    (三)证券投资基金的类别
    1.按组织形式分
    2.按可否赎回分
    3.按投资收益风险目标分
    4.按投资对象分
    5.按资本来源和运用地域分
    (四)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1.封闭式基金的内在价值
    2.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和溢价
    3.开放式基金的增长和变化
    4.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成本
    (五)基金法规和税收
    (六)基金业绩
    (七)业绩评估的方法
    1.夏普指数及计算
    2.特雷诺指数及计算
    3.詹森的R值
    (八)经风险调整后的开放式基金业绩

第五部分  金融衍生品和风险管理
一、期货市场
    (一)概述
    1.期货交易的定义
    2.期货交易的特征
    3.期货交易参与者
    4.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
    (二)期货交易机制
    1.期货交易所
    2.期货合约和期货交易
    (1)合约的期限。
    (2)价位的变动。
    (3)涨跌停板。
    (4)建仓流程。
    (5)限仓制度和大户报告制度。
    (6)保证金。
    3.清算所及其功能
    4.逐日盯市或逐日清算
    5.期货合约的实现
    (1)交割。
    (2)回转交易 (平仓)。
    (3)交割价。
    (三)期货定价
    1.基差
    2.持仓成本关系
    3.持仓成本的含义
    4.持仓成本和差价的计算
    5.期货价格和预期未来的现货价格
    (四)期货市场的社会功能
    1.价格发现
    2.风险规避
    (五)期货投机
    1.投机的作用
    2.投机与期货价格行为
    (六)利率期货
    1.利率期货的概念
    2.利率期货与收益率曲线
    3.利率期货交易的特点
    4.利率期货的主要品种
    5.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
    (七)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1.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概念
    2.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的特点
    3.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主要品种
    4.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
    5.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套利交易
    (八)期货交易套期保值
    1.套期保值的决定
    2.确定套期保值结构
    3.基差变化对套期保值的意义
    4.套期保值交易对冲时机的选择
    (九)期货交易套利
    1.跨期套利
    2.跨品套利
    3.跨市套利
二、期权市场
    (一)概述
    1.看涨期权
    2.看跌期权
    3.期权术语
    4.卖出期权
    5.买入期权
    6.期权合约
    7.内在价值
    8.期权费
    9.执行价格
    10.期权溢价
    l 1.期权交易所
 (二)期权定价
 1.影响因素
 (1)股票价格。
 (2)执行价格。
 (3)基础股票的波动。
 (4)无风险利率。
 2.期权定价
 (1)到期的看涨期权的定价。
 (2)到期的期权价值和收益。
 (3)两个期权价格之间的关系。
 3.看涨期权价格和利率
 4。看涨期权价格与股票风险
 5.看涨期权的保险策略
 (三)期权定价模型
 (四)看跌期权估价
 (五)期权投机
    (六)期权套期保值
三、互换市场
    (一)概述
    1.互换
    2.对手方
    3.利率互换
    4.货币互换
    5.互换市场
    6.互换市场的特点
    (二)互换的动机
    1.商业需要
    2.比较优势
    (三)互换参与方
    1.互换经纪人
    2.互换交易商
    3.互换银行
    (四)互换定价
    1.影响互换定价的因素
    (1)信用价值。
    (2)适当的对手方。
    (3)利率的期限结构。
2.互换定价的安排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K线与逃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