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未起作用,破局还得靠价格回归
(2008-10-13 00:14:20)
标签:
南京楼市开发商救市房价价格杂谈 |
掺了水的数据并不乐观
9·28南京执行新的救市政策以来,根据网上房地的统计数据,南京日均认购住宅在120套左右。这个数据比前段时间有较大增幅,但是成交却只有日均70套左右,基本没有改变。仔细分析认购的数据不难发现,除了六合的华工城项目,楼市里认购较多的就是海棠园这个潘多拉盒子(明明只有528套的上市量,在卖了800多套后,房子还是卖不完。)。再有其他相对可信任的数据就来自东方天郡、金域缇香、紫气钟山等低价入市或是大幅降价的楼盘才带来可算作多的认购量。还有几家楼盘虽然未上传数据,但是相信卖的也还不错,比如恒大绿洲、西堤坊等几楼盘可能需要解除楼盘抵押后才能上传认购数据。
我们应该发现,这个数据只是一种表面的繁荣,特别是在国庆期间全市有50家楼盘推出优惠,多家楼盘低价入市的大背景下,可以说这个数据就算是真实的也还远远谈不上回暖,更不是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所说的新政救市引领销售井喷。是以为,如果没有连续15天以上的日认购超过200套,南京楼市还谈不上真回暖,救市也算不得真有效。
价格真降的盘卖的也不好
根据老墨手里1307份购房板块需求显示:选择购买城北的占7.3%,选择购买江北的占8.6%,选择购买城南的占10.2%,选择购买城东的占19.2%,选择购买江宁的占24.6%,选择购买河西的占29.4%。占有24.6%左右的江宁板块,恒大的价格与广告轰炸我们已经不用说了,但是就在这个前提下,据说销售也是没有让开发商满意;而在市场占有29.4%的首选目的地的河西片,同样低价新开的西堤好象也没有一抢而空;城东的紫气钟山,原来据说价格设定在9K以上,但是就在设想的2周后,却用了7000左右的开盘价回报了蓄水的客户。目前网上数据显示,紫气钟山目前认购量在50套左右,而不是传说的500多套房前3天就已经卖了70%。
一般来说,楼盘在开始销售的前2周是销售的主要阶段,特别是今年以来,如果后期没有大的优惠政策,销售只会逐渐没落。数据跟踪显示,南京今年还没有一家楼盘的某一幢楼售清,更别说年内开盘并清盘。
死挺的楼盘也不得不降
河西的融侨中央,1年前开盘时就有不少关注者,其中也不乏集团客户。我所知道就有南京的不少企业曾经与楼盘有过接触,当初希望团购价在8500以内,结果没有谈妥。今天得到最新消息,10500的精装价有松动迹象,可以选择放弃2000元的精装,也就是价格在8500左右可以拿到。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降价。按我之前的说法,已经接近奥体的阶段性谷底价(之前判断会在8500左右)。而根据我的了解,关注这家盘的客户还比较多,不知道现在真达成期望时会不会激动?
同样,老墨以团购发起人身份曾经接触过城南某家楼盘,现在自己主动降了1000多后,我们的团员却失去了兴趣。
破局还是得靠价格回归
救市是一种政策导向,还不能看作一剂猛药,充其量是外因。尤其是政府救市尚未真正发力,舍不得给购房人提供更多帮助时。在救市的政策里,市民相对比较关心的公积金额度,迟迟不出也影响了部分买房人的积极性。1%的房补与个人提高10万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比起来尚且差的很远,更无法与开发商动辄500-800/平的优惠相PK。
南京救市政策出台后的前几天里,曾经听说有主管部门给部分开发商打招呼,要求现有优惠不得取消。这说明,政府或开发商怕卖亏了或者怕一下子市场就火暴起来,或者说怕忙不过来吧。可是现在我们回头再看看,这种“善意的担心”多么幼稚可笑。
新盘的三板斧承担不起楼市整体走向的重量,也体现不了我们的市场预期。观察楼市是否有真的回暖,我们除了关注每日的认购与成交,还应该多关注一些开盘已经1个月以上的楼盘,这种“老盘”的认购量更能反映市场的走向。
打折楼盘卖的火,没有打折就卖不动,这是一种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