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中雨。
清早醒来,卧室里弥漫着细密的雨声,我的心情却微露朝阳。这都拜宝宝的老师们所赐。
昨天接宝宝的时候,四位老师都在。管生活的李老师一看见我就笑眯眯的招呼:“拉了哈。”——我也赶紧回答:“我看见考勤表了,看到拉臭臭了,谢谢您。”
——见面问候“拉了。”这恐怕是比“吃了么?”还要具有特色的问候语了。
早晨送宝宝的时候,我嘱托李老师:葫芦每天早晨大便,但是今天早晨情绪不好,没拉,您帮我盯着点儿。”结果这个“拉了”,成为我们见面时通报的最好消息。
我曾经琢磨过,小宝宝们每天那么准时的大便,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发生变化,以至于很多大人们都便秘?如果说是生活压力造成的,这份压力从什么时候开始?
在宝宝准备上幼儿园的时候,答案浮出水面。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足以打乱孩子两三年来形成的稳定的生物钟和生活习惯。这些天,从幼儿园回来,我坚持不让老人在给孩子喂饭。但是换着花样吃水果,变着方让葫芦喝水。
所以,看到葫芦每天有正常的排便和清亮不黄的小便,我心中十分安慰。
围在班级门口的家长很多,但我还是及时抓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小老师。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老师居然会比老教师拥有更多的耐心,这让我欣喜而宽慰。
我告诉老师:葫芦是个心事很重的孩子,而且她非常愿意得到别人的喜爱,别人越是喜欢她,她越是表现好。”老师笑容满面地告诉我:“我们都很喜欢她。她很少哭闹,而且很愿意帮助别人。是个懂事有可爱的孩子。”
——哇噻,久旱逢甘露啊,这是我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得到准确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唉,在信息时代,信息封锁简直是一件让人发疯的事情。
“而且她很爱学习。”老师继续告诉我,“但是她好像比别的孩子容易犯困,别人还在做游戏,她就已经打瞌睡了。”
我终于有机会向老师介绍我的孩子,我说,葫芦头天夜里睡得十分不好。老师趁机给我讲了讲孩子入园阶段心理变化导致的一些状况的知识。尽管我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但是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对这个班级,开始建立起一些信心。
离开幼儿园的时候,我告诉葫芦“老师表扬你是个懂事的可爱的小姑娘。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回家的路上,葫芦对我说“老师表扬我了。”我心里一动,这是这几天来,葫芦提到幼儿园,唯一一次正面的话题。“表扬”具备多么神奇的力量,无论对孩子还是大人。
这会,宝宝也醒了,看她舒舒服服地伸了个大懒腰,我赶紧又闭上眼睛装睡。我喜欢被宝宝唤醒的感觉,虽然大多数时候我根本不情愿睁开眼睛,但是她清甜的声音,柔软的小胖手,总是能抚慰我心中最脆弱的神经,让我振奋起来。
昨天夜里,葫芦睡得很好,也许是头一天的哭闹和精神紧张让她太疲惫了。我在窗帘透过的微光下看着她安详的面容,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妈妈。”葫芦开始召唤我了。然后,我看她的脸上爬上了愁容,每天早晨,她都知道这新的一天她需要面对什么。
和昨天一样,她给自己找各种理由留在家里,一边又不断的安慰自己,给自己打气。她说,“爸爸妈妈要上班,奶奶要去给我买好东西。我带着小白猫去幼儿园。”带着哭腔,但是已经有足够的力量说服自己了。
今天还是哭了,在班主任抱走她之后。但是我的心情,拨云见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