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正訓·章一

(2014-04-26 23:09:03)
标签:

老子

道德經

章一

教育

分类: 老子正訓

章一·帛书章四十五

 

【辯證本】

道可道,非道;名可名,非名。,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欲,以觀其玅;恆有欲,以觀其徼。兩者同出,異名同。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注疏】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首道者,《老貓字典》云:金文首。會意行者,象四通之衢形。四通之衢也。首者,頭也。道者,謂四通之衢,何去何从,由其首依理決斷也。故,道者,理也。

次道者,做動詞,解析也。

 

恆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重一从月。會意。上一者,二也。二于字上可省作一,此甲骨文通例也。二者,甲骨文上字。上也。下一者,一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重一者,謂天地也。月者,象月亮之形。月亮也。恆者,謂天地之間,月爲恆久者也。故,恆者,恆久也。

 

首名者,《老貓字典》云:夕。會意。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夕者,象月亮之形。月亮也。名者,謂月下相對不識,惟以名字呼之也。故,者,名字也。

次名者,做動詞,命名也。

 

故曰道者,理也。理者,乃可析也。道非恆常不变者也。名者,稱呼也。稱呼,乃可名之也。名亦非恆常不变者也。

 

,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者,《老貓字典》云:无字,非彼無字之簡化字也。无者,从人从亡。會意。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亡者,也。者,謂人隱也。故,者,空无一人也。

老子之,謂事物處不可被主體,指人或物感知狀態也。

 

有者,《老貓字典》云:祭字之本字也。从又。會意。肉者,側視之首也。此肉字之本義也。甲骨文以肉字造字皆出此義也。又者,象右手形。手執也。有者,謂手持首級以祭祀也。故,者,祭也。

上天祖先者人所祭者也上天祖先得之,是爲有也後乃抽象爲有无之有。

老子之有,事物處可被主體,指人或物感知狀態。

 

物字之本字,勿也。勿字之義別有所專,後世乃復增牛旁,作物字。

勿者,《老貓字典》云:力。會意。彡者,象飾之形。飾也。力者,象犁之形。力量也。勿者,謂犁地所出之土若飾帶也。故,者,犁地也。

者,《老貓字典》云:勿。會意牛者,象牛形。大牲也。勿者,犁地也。物者,謂以牛犁地也。故,物者,犁地也。

以牛犁地,深耕細作,乃育作物,復可育萬物。

故,物者,萬物也。此物字之引申義也。

 

故曰:道生生有。以,命名天地之始;以有,命名萬物之母也。是道生萬物也。天地之始是不可感知者也。萬物之母乃生萬物,是可感知者也。

《道德经·章四十二》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故恆无欲,以觀其玅;恆有欲,以觀其徼。

者,《老貓字典》云:。會意。玄者,變化也。少者,象細碎之物形。不多也。玅者,變化漸少,人可窺其微也。故,者,奧妙也。

玅字必先之玄字。

玄者,《老貓字典》云:从入从幺。會意。入者,象箭頭之形。進入也。者,象一束絲之形。一束絲也。玄者,謂絲入于染缸染色也故,者,變化也。

 

者,从彳會意彳者,行省也。敫者,光景流貌徼者,謂隨光景流動而行也。故,徼者,循也。

字必先之字。

敫者,从白从放。會意。白者,米粥也。此謂白光也。放者,逐也。敫者,謂逐白光也。故,敫者,光景流貌今言光散射狀也。

 

无欲者,謂欲望不可感知也;有欲者,謂欲望可感知也。

簡言之,遊戲之旁觀者,无欲者也;遊戲之參與者,有欲者也。

 

故曰我恆无欲,是遊戲之旁觀者,可觀道生萬物之奧妙也;我恆有欲,是遊戲之參與者,乃可觀道生萬物之歷程也。

 

兩者同出,異名同。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謂者,《老貓字典》云:謂者,从言从胃。會意言者,語也。胃者,消化器官也。謂者,言出于胃腑也。故,謂者,由衷之言也。

 

玄者,《老貓字典》云:从入从幺。會意。入者,象箭頭之形。進入也。者,象一束絲之形。一束絲也。玄者,謂絲入于染缸染色也故,者,變化也。

 

故曰有无兩者,同出道,名雖異也,言者皆爲道也。道生无,无生有者,是變化復變化也,乃得窺眾多奧妙之門徑也。

 

譯文

道理是可以被解析的,道理不是恆常不變的。名字是可以取的,名字也不是恆常不變的。(道生出无,即我們不可感知的事物;无又生出有,即我們可以感知的事物。)用无來命名天地初開,用有來命名萬物之母。我的欲望處于不可被感知的狀態,(我是遊戲的旁觀者,)就可以看見道生萬物的奧妙;我的欲望處于可以被感知的狀態,(我是遊戲的參與者,)就可以看見道生萬物的歷程。有和无,都是出于道,名字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對道的描述。(道生出无的)變化加上(无生出有的)變化,是我們得以窺見眾多奧妙的門徑。

 

【版本】

帛书甲本-九三: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恆无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

帛书甲本校本: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无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帛书乙本-二一八:道可道也□□□□□□□□□恆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无欲也□□□□恆又欲也以觀亓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帛书乙本校本: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无欲也,以觀其妙;恆又欲也,以觀亓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王弼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辯證本:道可道,非道;名可名,非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无欲,以觀其玅;恆有欲,以觀其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校勘】

辯證本以王弼本爲底本,蓋其流傳之廣,影響之大也,故非經義之謬而不改之也。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王弼本作常,乃避漢孝文帝劉恆諱。故改之。

 

帛書本多有也字,語尾助詞,乃刪之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者,王弼本作。帛書本作,无。

者,《老貓字典》云:无字,非彼無字之簡化字也。无者,从人从亡。會意。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亡者,也。者,謂人隱也。故,者,空无一人也。

無者,《老貓字典》云:舞字之本字也。甲骨文大,象人舞蹈之形。大者,象人站立之形。人也。故,者,也。

無中生有,本爲舞中生有。謂原始宗教祈雨儀式之舞蹈。舞而得雨,是舞中生有也。後乃抽象爲有無之無。

老子之,謂事物處不可被主體,指人或物感知狀態也。

无、無,二字,以无字近老子本義。

从帛書本作,无。

 

《藝苑雄黃》云: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其說甚是。

 

故恆无欲,以觀其玅;恆有欲,以觀其徼。

玅者,帛書本作,眇;王弼本作,妙。

眇者,目从少。會意。目者,象眼形。眼也。少者,象細碎之物形。不多也。者,人惟二目,少者,謂一目盲也。故,者,一目盲也。

眇字于此不可解矣

妙字,後起字也。先秦何來後起字耶?

故,此處當是妙字之本字,玅。

帛書本所見玄字,其字形若兩圈相連,作偏旁,乃似目字,致有此誤耶?

 

徼者,帛書本作,噭。

噭者,與叫字義大同。並無歧義。

字于此不可解矣

故當从王弼本。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王弼本作: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帛書本經義近老子本義。故當帛書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