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字典V2.0
老子辯證第二版
老子辯證第一版
周書今譯
國史之道
微盤分享文件
标签:
逸民之道老貓字典教育說文 |
分类: 老子辩证-道经V1.0 |
老貓^-^字典V2.0
老子辯證第二版
老子辯證第一版
周書今譯
國史之道
微盤分享文件
标签:
均偕鐣文字歷史 |
分类: 集權中國 |
一·〇·文字概述:文字歷史
摘要:
一·文字記錄歷史。
二·四大文明。
三·四大文明的文字。
一·文字記錄歷史。
研究文字,是研究歷史最重要的先決條件。
研究文字,也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步。
研究歷史,就必須先研究文字:文字的來歷,文字的發展脈絡。
有了文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換言之,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唯一的標誌。
文字,是用來記錄歷史的唯一手段。
沒有文字記錄的時代,被稱爲史前時代。
口口相傳?曰若稽古?不過是後世編造僞史的藉口而已。
文明,英語,Civilization,特指人類產生文字之後的歷史階段。
如:兩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等。
文化,英語,Culture,特指人類產生文字之前的歷史階段。
如: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等。
文字可以直接記錄歷史。
舉例說明:帆船。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其《全球通史》中談到:
公元前3000年時,風也得到了利用,成爲人類在某種情況下——如抽水時——可以借用的一種力量。當時已有了制作粗陋的橫帆,最先使用的地點大概是波斯灣和尼羅河上。風的利用、橫帆的出現,表明人類第一次成功地利用人造的力量作動力。早期的帆船很粗糙,但對繁重的交通運輸來說,不失爲一種比馱驢和牛車遠爲經濟有效的工具。
按照斯氏的說法,兩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經有了帆船。
只是可惜,斯氏並沒有文字的佐證。
那麼,中國呢?
中國最早記錄帆船的文獻是三國時期的《南州異物志》。
而且,帆,是一個後起字,也就是秦漢之後的造字。
文字出現與文獻記錄,二者相符。
也就是說,中國的帆船最早也是在公元後才出現。
雖然中國文明起源于黃河中下游流域,或許黃河不適宜行船。
但即便如此,中國的帆船起源會有如此之晚嗎?
當然不會。
文字會告訴我們真相。
帆字的本字是,汎。
汎、帆,二字,是古今字,也是轉註字。
汎、帆,二字的本義是風帆。
水+凡=汎
巾+凡=帆
八+重一=凡
丿+反丿=八
二+一=重一
一+指事符一=二
汎、帆者,《老貓字典》云:汎、帆,二字,轉註字也。汎者,从水从凡。會意。帆者,从巾从凡。會意。水者,象流水形。成江河湖海者也。巾者,矩形絲織物也。凡者,井也。凡凡之屬皆从凡。汎、帆者,謂水上若井形之長巾也。故,汎、帆者,風帆也。
凡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金文从八从重一。會意。八者,别也。重一者,天地也。凡重一之屬皆从之。凡者,謂井之四壁分離,其內自有天地也。故,凡者,井也。
八者,《老貓字典》云:从丿从反丿。會意。丿者,象傾斜之形。不平也。八者,謂不平者與反向不平者,不得聚也,是惟別也。故,八者,别也。
重一者,《老貓字典》云:从二在一上。會意。二者,甲骨文上字。上也。二于字上可省作一,此甲骨文通例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凡一之屬皆从一。重一者,謂地之上者,天也。故,重一者,天地也。
二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一。其上一橫,指地上有物之事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一上一橫。指地上有物之事也。故,二者,上也。
汎字,雖然其最早的字形是小篆。
但是,汎字見于《詩經》。
《詩·邶風》云:汎彼栢舟。
汎字,或許因爲不常用,才沒有出現在兩周金文中。
但眾所周知,《詩經》是孔大聖人編輯的詩歌總集。
也就是說,帆船,在春秋時代之前的中國,就已經出現了。
當然,歷代大儒不知汎字何義,于是只能胡亂解釋,當然搞不清帆船了。
汎字,可以證明中國在春秋時代之前已經出現帆船。
至于前至何時,在文字學上已經沒有證據,大概需要考古工作者來證明了。
凡字,《老貓字典》訓作,井。
大概會招致非議。
由古及今,所有的字典中,凡字都沒有這個解釋。
但是,這是凡字的造字義。
周初青銅器《天王簋銘》云:王凡三方。
不知凡字,訓,井。
這句話自然無法解釋,只能聽凭磚家胡說八道。
凡字本義是井。
引申爲,包圍。
凡三方,就是三方包圍,準確地說,是三方簇擁。
不知諸位磚家有何異議?
文字記錄歷史的例子非常多,只可惜中國的磚家不認識漢字……
但是,文字不是磚家。
文字不會撒謊,文字更不會作僞。
二·四大文明。
中國有一個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
四大文明古國包括: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
然而,古巴比倫文明,在兩河流域文明中,位列蘇美爾文明之後。
蘇美爾文明,才是兩河流域文明的代表,而非,古巴比倫文明。
至于,古印度文明,要遠晚于同一區域的,哈拉巴文化。
而且,哈拉巴文化與古印度文明之間的關係,至今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有誤人子弟之嫌。
因此,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應該改爲四大文明。
即:蘇美爾文明、古埃及文明、哈拉巴文化、中國文明。
需要指出的是,哈拉巴文化,未被稱作,哈拉巴文明。
文化,英語,Culture,特指人類產生文字之前的歷史階段。
哈拉巴文化,是根據其發現地點命名的。
那麼,哈拉巴文化爲什麼沒有被稱作文明呢?
哈拉巴,在今天的巴基斯坦,處于古印度文明圈。
但是,學界至今仍然很難釐清哈拉巴文化與古印度文明之間的關係。
而且,古印度文明只有史詩,沒有史書。
印度史詩,近乎神話傳說,與歷史毫無關聯。
當然不會涉及哈拉巴文化。
再者,哈拉巴文化使用的文字,至今尚未被破譯,但一般認爲其是一種象形文字。
至于古印度文明使用的梵文,則是一種拼音文字。
二者之間並無關聯。
因此,哈拉巴文化,雖然有文字,但至今仍被稱爲,哈拉巴文化。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其《全球通史》中談到:
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爲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更明確地說,中東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中國古代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歐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這一地區从米諾斯文化時期至中世紀末期,一直在經濟和文化上佔有明顯的優勢。應該說明,這里所說的歐洲包括北非。
斯氏之說,也可以總結爲四大文明。
即:中東文明、印度文明、中國文明、歐洲文明。
斯氏將蘇美爾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合而爲一,增列了一個歐洲文明。
然而,斯氏所謂的歐洲文明,卻是問題多多。
斯氏所謂的米諾斯文化,早已改稱,米諾斯文明,不知斯氏爲何沒有與時俱進。
或者說,斯氏認爲米諾斯文明是後世僞造的文明,而堅持,米諾斯文化,這一稱謂?
克里特文明,又稱爲米諾斯文明。
愛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被西方磚家認定是歐洲文明的發端。
然而,愛琴文明只是兩河流域文明的一個延伸,並非原生文明。
而且,其與歐洲之後的文明也是毫無關聯。
至于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更是徹頭徹尾的僞史。
歐洲文明,實際上始于基督教文明,當然更不是原生文明。
詳見拙作《西方僞史》。
因此,人類四大文明是:蘇美爾文明、古埃及文明、哈拉巴文化、中國文明。
三·四大文明的文字。
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出現楔形文字。
蘇美爾楔形文字,屬于象形文字。
而蘇美爾楔形文字之後的楔形文字,則屬于意音音節文字,可以稱之爲後楔形文字。
後楔形文字,已經基本被破譯出來。
而蘇美爾楔形文字,至今尚未被破譯。
詳見拙作《楔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出現聖書體字。
聖書體字,是意音拼音文字,是今天所有拼音文字的鼻祖。
在古埃及,迄今爲止,尚未發現象形文字。
一般認爲,埃及聖書體字源出于蘇美爾象形文字。
詳見拙作《聖書體字》。
公元前2200年,哈拉巴出現文字。
哈拉巴文字,至今尚未被破譯。
一般認爲,哈拉巴文字是一種象形文字。
公元前1300年,中國出現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種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後楔形文字,古埃及聖書體字,哈拉巴象形文字,皆已進入歷史的博物館。
古埃及聖書體字,經過意音拼音文字到拼音文字的異化,產生出拼音文字。
可以說,古埃及聖書體字是今天世界上所有拼音文字的鼻祖。
而中國的甲骨文,準確的稱謂應該是,商文,即商代文字,則一直流傳至今,雖然在形體上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這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
參考文獻: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第二編·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第四章·古代文明的起源·二·美索不達米亞發源地》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第一編·文明之前的人類·第一章·引言:世界史的性質·三·世界歷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