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伤寒论张仲景伤寒卒病论杂谈 |
分类: 其他 |
伤寒卒病
仲景之书
今人皆以为仲景为后汉时人,又以为华佗乃三国时人。然考诸史籍,华佗、仲景乃同世之人也,且华佗当年长于仲景。
今知华佗者,多自《三国演义》关云长刮骨疗毒之说。关云长刮骨疗毒,史或实有其事,然当其时也,华佗已卒,此说当为罗贯中张冠李戴之演绎耳。
世人皆以关云长为三国时人,故乃知华佗亦当为三国时人也。
华佗、仲景二人,年相若也。其生平事迹多在建安年间。言此二人为后汉时人,自是不谬;若言其为三国时人,则亦无不可也。
晋人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乃载仲景诊王粲隐疾之轶事: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
较之关云长刮骨疗毒,此事亦几近传奇,然《三国演义》不录此事,故后人几不知之也。
仲景之名见于正史,当始自《隋书》。
《隋书·卷三十四·志第二十九·经籍三·子》载:
《张仲景方》十五卷。仲景,后汉人。梁有《黄素药方》二十五卷,亡。
……
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疗伤寒身验方》、《徐文伯辨伤寒》各一卷,《伤寒总要》二卷,《支法存申苏方》五卷,《王叔和论病》六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徐叔响、谈道述、徐悦体疗杂病疾源》三卷,《甘浚之痈疽部党杂病疾源》三卷,《府藏要》三卷,亡。
……
《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
《隋书》涉及仲景之书者四:一曰《张仲景方》十五卷、一曰《张仲景辨伤寒》十卷、一曰《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一曰《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
《张仲景辨伤寒》或为后世之《伤寒论》,然未见《伤寒论》之名也。
《伤寒论》之名见于史,当始自宋人王溥所撰之《唐会要》。
《唐会要·卷八十二·医术》载:
乾元元年二月五日制。自今已后,有以医术入仕者,同明经例处分。至三年正月十日。右金吾长史王淑奏:医术请同明法选人。自今已后,各试医经方术策十道、《本草》二道、《脉经》二道、《素问》十道、《张仲景伤寒论》二道、诸杂经方义二道,通七以上留。
由是乃知,唐代以医术入仕者,需试以医学典籍,《张仲景伤寒论》为其中之一。
至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始见《伤寒卒病论》之名。
《新唐书·卷六十五·志第四十九·艺文三》载:
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又《伤寒卒病论》十卷。
王溥卒后二十余载,欧阳修始诞。《唐会要》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即公元1060年。故《唐会要》成书远早于《新唐书》。由是推知:《张仲景伤寒论》之名,乃早于《伤寒卒病论》之名而见于史籍也。
宋人校书
《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即公元1060年。《新唐书》所载,乃为《伤寒卒病论》也。林亿、孙奇亦当知此名也,不过以卒字为讹误耳。
然日人康平本《伤寒论》,原书亦名为《伤寒卒病论》。
所谓康平本,乃日本后冷泉天皇康平三年二月十七日,侍医丹波雅忠据家传古本誊写之抄本,故名。日本康平三年,乃北宋仁宗嘉佑五年,即公元1060年。
《新唐书》所载,乃为《伤寒卒病论》;日人康平本,亦为《伤寒卒病论》。
林亿、孙奇以《新唐书》所载之名为讹,则日人之康平本,亦为讹误耶?岂历代皆以讹相传耶?
或曰:林亿、孙奇之说,不过浅人之见耳。
以训诂之成就而论,历代相较而以宋人为下。宋人擅改《伤寒卒病论》为《伤寒杂病论》,而今人承继之,是为贻笑大方也。
卒字之训
杂病之说,由来已久,上引《隋书》有:《徐叔响、谈道述、徐悦体疗杂病疾源》三卷,《甘浚之痈疽部党杂病疾源》三卷。
然伤寒杂病之说则未见也。
伤寒病者,相对温热病而言也。
然伤寒卒病之卒字,当作何训耶?
卒者,《说文》云:隶人给事者为卒。古以染衣题识,故从衣一。
段注曰:俗本者下有衣字,宋本及《御览》、《韵会》、《玉篇》皆无。此谓人也,非谓衣也。
卒字见于金文,或以为甲骨文有卒字者,非也。
卒者,俗本《说文》云:隶人给事者衣为卒。
衣字,乃浅人妄增也。
故段玉裁童鞋乃言曰:此谓人也,非谓衣也。
许慎童鞋所谓隶人给事者,乃役隶也。然通观先秦典籍,卒字无此用法。故许慎童鞋之说,绝非卒字之本义也。
卒字最早见于春秋金文。故卒字之训,当与周人之礼法相关也。
卒者,象衣束带之形也。故许慎童鞋以为卒字从衣一。虽不中,亦不远矣。然此一者,带也。古人之衣也,上曰衣,下曰裳。当其生也,宽袍大袖,腰间亦无带。当其死也,乃束带以葬之也。故,衣束带之人,乃死人也,乃人之尽也。
《礼记·曲礼》云:大夫死曰卒。
故,卒者,《尔雅·释诂》云:尽也。
此卒字之本义也。
卒者,尽也。
卒病者,乃致死之病也。
伤寒卒病者,乃伤寒类之致死病也。
此当为伤寒卒病之正解也。
书名沿革
《隋书》所载为《张仲景辨伤寒》。
《唐会要》所载为《张仲景伤寒论》。
《新唐书》所载为《伤寒卒病论》。
日人康平本,原书名为《伤寒卒病论》。
宋人林亿、孙奇校书之后,始有《伤寒杂病论》。
或曰:《伤寒论》当名为《伤寒卒病论》。此名出于宋本《伤寒论》序言,而此序乃为仲景所自序也。
然此说非也。
《伤寒论》之序,非仲景所作也。
序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开篇即不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也。
序曰:上以疗君亲之病,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乃不避汉顺帝刘保之讳也。
序曰: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乃不避汉桓帝刘志之讳也。
由是乃知,此绝非后汉人所作之书也。
或曰:《伤寒论》之序,乃唐人所作。
此说亦非也。
序曰: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乃不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也。
由是乃知,此亦绝非唐人所作之书也。
然康平本《伤寒论》亦载有此序。
由是推知,此序当作于魏晋、南北朝之际也。
《伤寒论》之序,非出于仲景之手,则《伤寒卒病论》之名,亦当为后人所拟。故此书名为《伤寒论》,乃可也。
《伤寒卒病论》者,或为《伤寒论》之唐本也。
《伤寒杂病论》者,乃《伤寒论》之宋本也。
然《伤寒杂病论》之名,实为宋人擅改,乃浅人之妄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