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故事384:野狐禅

(2010-06-11 20:51:18)
标签:

我的随感录

每日一故事

随感小诗

樟青

分类: 每日一故事

野狐禅

 

选编:樟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嗣人。“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可见他对禅门的贡献。

 

一日,百丈禅师说法圆满,大众皆退下,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禅师问道:“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

 

老者答道:“我实系一只野狐。古佛时,曾在百丈山修行。一日,学僧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不’,我答‘不落因果’,而五百世堕在狐身。今请代一转语,以脱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听后,慈悲地说道:“请问!”老者合掌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老者言下大悟,作礼告辞。

 

第二天,百丈禅师带领寺中大众,到后山石岩之下洞内,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尸。禅师嘱依亡僧之礼火葬。

 

晚上,当百丈禅师向僧众讲述这段因缘时,黄檗禅师看出了问题,便站出来发问:“老者因为下错了转语,五百世堕为野狐身;如果老者当时没下错,他又会成为什么?”

 

百丈听罢,就对黄檗说:“你近前来,我告诉你,他会变成什么!”黄檗走近百丈跟前,给了他的老师百丈禅师一巴掌。

 

禅师拍手大笑,以表示对黄檗的肯定;接着,他说道:“我原来只是以为狐狸(指那个老者)的胡须是红的,原来还有个红胡须的狐狸(指黄檗)在这里!”

 

【读后感】1、不落不昧,两采一赛。仁者见慈,智者自在。// 不昧不落,千错万错。无智无得,三世诸佛。——是啊,“法空相不空,理空事不空;不可执理废事”!(《哪个地方没有佛》)

 

重温故事,听到了放下悟真空,理空事不空。福田巧耕作,滴水至圆融。(《放下非放弃》)修行任何法门,都要执理不废事、理事同修,方为正见。《执理废事,即为邪见

 

重温故事,还听到了: 对有说空,对空说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说空道有,悟空修有。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因缘说空,因果说有。缘起性空,性空妙有。(《空·》)

 

2、记得在《法尔如是》一文里,曾留下这样的文字:讲了,错了,断人慧命,下无间地狱;不讲,亦错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讲多了,错了,唠唠叨叨,令人生厌;讲少了,亦错了,画龙点睛,就此一笔!——重温故事,怎不更加战战兢兢,诚恐诚惶?!

 

【博友留评】1、哈,得有名师来点拨。(Rose)

 

2、不落断见,不昧承担;百丈胆大,黄檗包天。(徐行者)

 

3、仁者见慈,智者自在。(游牧者)

 

4、错误地理解佛法,哪怕是一个字,也会出现大谬误,贻害无穷。(拂影)

 

5、不落不昧,两采一赛。仁者见慈,智者自在。// 不昧不落,千错万错。无智无得,三世诸佛。——对有说空,对空说有。哈哈!继续顶上有关快乐的故事,祝朋友们永远快乐!(樟青)

 

6、唉,人生万千事,人生万千是,尽在不言中。(牛牛)

 

【相关阅读】1、这则公案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老者听了百丈禅师的“不昧因果”,就脱却了野狐身?一般人认为“不昧因果”是对的,而说“不落因果”,即拨无因果的大邪见。但黄檗为什么要出来问话,慧开禅师为什么说“不落不昧,两采一赛;不昧不落,千错万错”?

 

前一句“两采一赛”,是说对立双方都获胜;后一句是说不论回答“不昧”与“不落”,都是错误的答案。若只是是非存于心,知见炽然,何年脱得野狐轮回身?

 

小故事,告诉我们:错误地理解佛法,哪怕是一个字,也会出现大谬误,贻害无穷。后来,就将错误理会禅意的,斥为“野狐禅”。 

 

2、对一个内观者而言,野狐的“不落因果”是坑,禅师的“不昧因果”还是坑,当你跳出此坑,又不落彼坑时,才真正领略到禅师的真意。这则故事的真义在故事之外,当没有内观的经验或基础,十有八九,你死在禅师为你挖的新的坑洞里,仍没超脱。

 

若如凡夫一样观因果,即是落因果;若如诸佛一样观因果,即是不昧因果。修行者,你是如何观因果的?就诸法观察诸法,不要落入思维的陷阱。(《不要落入思维的陷阱》)

 

【后记】1、“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遍地读,也便会有一个不断成长着的哈姆雷特。”朋友们,一起重温“每日一故事”,留下一句“读后感”——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感慨顿悟。好吗?

 

2、本文故事与“相关阅读·1”,选自《禅宗故事百篇》(百度文库)、《禅宗故事》(人物志)与《“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新浪博客);选入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10、6、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