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故事210:生死烛光
(2009-08-09 19:08:31)
标签:
我的随感录每日一故事随感小诗樟青 |
分类: 每日一故事 |
生死烛光
选编:樟青
每当有人问“佛死后到什么地方去”,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
但是,问题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后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靠近我。”弟子来到佛陀面前,用手遮盖着烛光,生怕被风吹灭了。
佛陀训斥道:“为什么要遮盖呢?该灭的自然会灭。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吹灭了蜡烛,问道:“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弟子们谁也答不上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到哪里了,他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佛。等到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再问这样的问题了。”
【读后感】1、读罢,首先想到了曾经转摘过的一篇文章《佛陀的沉默》——
在佛陀时代,对讨论十个有名的形而上学问题(“佛死后到什么地方去”,便是其中一个),佛陀不感兴趣。每当有人提出时,他总是沉默不语。佛陀为什么不回答这些问题呢?
首先,这些问题与佛陀的教诲没有多大关系。佛陀不止一次地说,“比丘,我所讲的法只为两件事:苦和苦之止息(即涅槃)……”
其次,形而上学的问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使人迷失方向。由于人生短促,如果整天为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所困扰,穷追不舍,追根穷源,这便误入歧途,终将一无所获。
再次,由于语言的局限性。比如,在凡夫的词汇里,无法找到适当的词句去描绘涅槃。可是目前有人用世界上最美妙的词语去描绘……其结果如大象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2、那么,怎么办?活在当下,快乐地活在当下:喝茶去,睡觉去!哈哈!
过去已过去,未来亦未来。方寸天地大,当下巧安排。//
人心刹那间,明日今日栽。执我入苦厄,悟空得自在。//
3、生死自然功,来去本天成。快乐活当下,执着一场空。放下入梦乡,拿起赛真龙。净心又尽力,便是美人生。——不要过于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那是在做无用功;人生苦短,经不起瞎折腾!
【相关阅读】1、快乐地活在当下,这是人生最美的追求。(《祈求》)
2、认真活在当下,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小和尚扫树叶》)
3、人生何求,活在当下;人生何求,心儿回家。(《人生何求》)
4、人心刹那,路在脚下;净心尽力,享受当下!(《幸福就在当下》)
5、活在当下,从我做起,原来,成功就这么简单。(《成功的奥秘》)
6、活在当下,就是现在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乐就乐,该哭就哭。(《活在当下》)
7、“应结合现实社会的需要,多讲些通俗易懂、对日常生活又有指导作用的佛法,少讲些空洞的玄妙的大话。”——当今教育,亦复如是。(《佛陀的沉默》)
8、弟子问禅师:“师父,能不能谈一谈关于生死的事?”禅师反问:“你死过吗?”弟子说:“我没有死过,所以才向师父请教。”禅师答道:“如果你想知道生死之事,那么,你只有亲自死一回才能知道。”弟子默然。(《生与死》)
【博友留评】1、乔木从不想死后去哪里,只要今天活着!——死去,万事空……(亲亲乔木)
2、因为要死,因为不知死后去哪,故要好好珍惜深深投入地活一次。——俺是这样想的。
3、生死自然功,来去本天成。——不要过于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那是在做无用功;因为,人生苦短,经不起瞎折腾!继续顶上有关快乐的故事,祝朋友们永远快乐!(樟青)
【后记】1、“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遍地读,也便会有一个不断成长着的哈姆雷特。”朋友们,一起重温“每日一故事”,留下一句“读后感”——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感慨顿悟。好吗?
2、本文两个故事,均选自《禅的故事》(百度·大国手吧);选入时,略有删改。
——初稿于20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