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台冰菊》

(2022-05-09 16:08:41)
分类: 《直探诗心》

《云台冰菊》

郑州又封城了。

焦作,我们又在学校被封管了。这,距离上一次焦作封城才一个月左右。

上一次焦作封城时,龙哥来了个最美逆行,主动进入并被封在云台冰菊的基地。企业停产,物流中断,但是,企业是个家,总得有人守着。

去年秋天疫情时,我私下里担心,“奥润科技”受影响了吗?去年那场秋雨一直下着时,我私下里担心,那千亩冰菊还好吗?

郑州又封城了,焦作随之而动,做点事真难,龙哥还好吗?

云台冰菊,所指何物呢?

我曾经为之作过一首小诗:“云台冰菊云台下,秋来千亩铺金霞。沸腾水放花翩舞,爽口健康百姓家。”

云台冰菊,是龙哥开发的菊花茶,为焦作现在最具代表性的特产之一,已成国内著名品牌。其所用菊花属于焦作“四大怀药之一”的“怀菊花”,因其基地所在地雁门村位于云台山下不远处,故称云台冰菊。

云台冰菊药用价值极高,传说韩愈曾大受其益。据当地传说,韩愈年轻时曾因科考不中而郁结成病,返回家乡雁门后,其嫂郑夫人用当地冰菊泡水让他饮用,韩愈郁积日久的病竟然很快好了。此后,韩愈喜欢家乡的冰菊,终其一生。一次,贾岛前来拜访,韩愈请他饮用雁门冰菊,贾岛品尝后大为赞叹,后赋诗一首:“韩门冰菊沸水载,三朵两朵碗中开。生津止渴祛百病,延年益寿乐开怀。”

传说是美好的,而现实更为美好。龙哥的“云台冰菊”不仅为当地开发了资源,发展了经济,而且造福当地农民,给中华文化中“菊“这个典型意象增添了更多美好的意义。

菊,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在中华文化中一出现,就代表着高洁美好。其最早的出处,是先秦时期屈原的《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晚上嚼食秋天菊花飘落的花瓣,屈原以此来表达要修养并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

为什么要用菊花来象征高洁美好?屈原在《离骚》中没有讲明原因,但是后人探究了原因。概而言之,一是形象美,二是精神美。菊花的形象绝美:菊花秋天开放,光彩鲜明,在寒霜中卓然独立;菊花的花盘花蕊,鲜艳明亮,照耀天地。此即苏轼所咏:“粲粲秋菊花,卓为霜中英。萸盘照重九,缬蕊两鲜明。”菊花盛放时美,凋零时也美,“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曹雪芹);飘落后还是美的,“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王安石)。至于菊花的精神之美,主要在于它傲霜凌寒的特性,因为它开放的时节是在深秋后、初冬时,正如明朝高松《题菊诗》所写:“重阳不使老陶夸,直到隆冬始着花。凛凛寒风深雪里,金英翠叶耀年华。”正因为如此,菊花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后开放的花了,于是唐代元稹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论说原因所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中华文化中,菊花之所以代表着高洁美好,“一言以蔽之”,这是根源于菊花生长在中华大地上而形成的天赋异禀的。

“云台冰菊”为什么要命名为“冰”菊,这个问题我没有问过龙哥。但如果望文生义,从云台冰菊的这个名称来看,则可推知,其中一定含有对它高洁美好品性的颂赞,因为,“冰清玉洁”是“冰”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寓意。当然,“冰”还有一个大家都能想到的含义,去火且爽口,此即云台冰菊的重要功能与特性。

说到菊花,之于我,最先联想到的还是它所代表的隐逸者形象。

隐逸者,广义上说,指所有隐居避世的人;狭义上,特指封建专制社会里,那些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山林田园的避世者。后者即周敦颐《爱莲说》中提到的菊所代表的形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这种形象的代表人物,自然是渊明先生了。

一说到菊花,我就想到陶渊明;想到陶渊明,我的眼前就出现一个平实而自在的人,他随性而为,怡然自得,他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一出,菊花就和适性自由、高标傲世的隐者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中国文人独立自由精神的一种象征。

菊花,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其“隐逸”的象征意义,是渊明先生首创的,也成为一个属于他的独特的文化符号。

我喜爱菊花,尤其喜爱菊花的这个形象。

5月2日,龙哥又电话邀约我到云台冰菊基地园区,可我不能去,因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我们不能离开焦作市市区。

我却不禁想起昔日游冰菊园的情景。千亩菊园,阳光下金黄灿烂,仿佛海。人在其中,好像在随着金色的海面晃动,也成了一株秋风中摇曳的金菊。渊明先生至此,会有怎样的感受?一定也和我一样,放松,自由,飘飘然,忘记尘俗……

之后,在君子湖边的庐舍中喝冰菊酒,饮冰菊茶。渊明先生若在,以他那喝酒的方式,也一定跟我和龙哥一样,一人一瓶,酣畅淋漓。然后,再啸吟赋诗:“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我们,普普通通的人,不愿留名,只愿活得适性、自由、快乐。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王禹偁村行时马穿山径,菊花初黄。悠哉!乐哉!

其实,菊花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含义是很丰富的,而不只是高洁与隐逸。原因很简单,因为菊花的特性很多,而运用这个意象的诗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作诗时特定的情境往往不同,寄寓在其中的情思自然具有多样性。

菊花有独立坚贞的品格,宋代女词人朱淑贞赞美菊花“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花有坚强傲岸的精神,苏东坡有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有老而弥坚的气节,韩琦借菊花表达自己的情怀,“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诗歌中菊花意象的这些含义,我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汉武大帝刘彻却由菊花想到美人,他在诗中说“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这里,菊花就直接指向佳人了。这难道不行吗?如果细想一下,当然是可以的。曹植就用菊花比喻洛水神女,生动地写出她的光华耀眼、明亮动人,《洛神赋》中的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而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女词人李清照以菊花自比的诗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诗人思家时,菊花就是家园,“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诗人别离时,菊花就是聚散之情,“黄菊开时伤聚散”(晏几道),“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

思念远人,寂寞愁苦时,菊花是愁苦的,“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回忆过去,朋友聚乐时,菊花酒散发着的都是欢乐,“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

菊花可以很柔美,宛如俏丽的女子,陈师道词中的菊花即是如此:“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菊花可以很雄强,就像霸气外露的豪杰,读黄巢的《不第后赋菊》,会让人抖然生出英雄的万丈豪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李白飘逸,手持一壶流霞酒,牵起一枝黄菊花,看它凌霜不凋、欣欣向荣,其诗为:“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杜甫沉郁,与这南方的秋菊两度相逢,病痛依旧,北方故乡的书信一直不到,南飞的大雁多么无情,其诗为:“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苏轼旷达,送好友顿起远行时,无以为乐,无物赠别,但是,再窘迫的境遇也难不住洒脱随缘的东坡,他“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菊花,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其含义有其典型性,当然也有其个别性。不仅菊花这样,诗歌中的意象大多如此。典型性,是诗歌意象通用的意义,为大多数诗人所使用,在不同的诗中所指相同。个别性,即诗歌意象的运用显现着诗人的具体的个性,或者仅仅是诗人在具体情境中的临时起意与特殊寄托。这种意象及其寄托的情思,欣赏时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那一天,在龙哥的“云台冰菊”基地,游千亩冰菊园时曾经写过一首小诗,当时的情景就是随缘随性的。冰菊千亩,灿烂盛放,身在其中,如在金色的海洋,那时天蓝日丽,我感到的尽是壮美和自由,情动心中,诗成如下:

“滚滚黄河大太行,

黄花灿烂向天扬。

云台冰菊名天下,

盛放杯中云飞翔。”

此时的菊花,其意义,就是生命的壮美,就是灵魂的自由。

诗歌意象的含义,不仅因使用者不同而具有个别性,而且,也在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与意象相关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第二个是有诗人在诗中赋予了该意象新的意义,寄寓了前所未有的独特情思。

菊花作为诗歌的典型意象,其典型含义的变化也是如此。

诗人毛泽东就在他的一首词中使菊花成为革命战士的象征,从而具有战斗的豪情、必胜的信念。菊花,从此以后,有了全新的寓意,那就是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词诞生于革命战火燃烧的年代,就是作于1929年重阳节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古人悲秋,而诗人毛泽东则盛赞秋的雄健壮美。诗人眼中的秋景比春光还美。为什么呢?诗中原因有三:一,“一年一度秋风劲”;二,“江天寥廓万里霜”;三,“战地黄花分外香”。前两点是说,秋天充满力量,且空间极其广阔,形象地表达出来,即,秋风强劲,江天万里。这样写秋天,对于古典诗词中悲秋的传统来说,已经是惊世骇俗的了。但是对于诗人来说,他认为这样写还远远不够,表现秋天的壮美,除了形,还必须有神,于是,他赋予秋天以崇高之美。这样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就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秋天,为什么比春天还美呢?原来,因为有菊花,这菊花分外芳香,格外灿烂,它们开放在战场上,是红军战士的鲜血浇灌出来的。革命战士为了什么?为的是建立新的国家,为的是民族强盛、人民幸福。他们流血牺牲,英勇战斗,怀着理想,怀着必胜的信念。还有什么比这普通无名的人的伟大献身更崇高的呢?他们的生命和精神就化作了这“战地”的“分外香”的菊花。

菊花,因为伟人的这首词,其精神得到了升华,从此,可以象征壮美与崇高,可以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

秋天,原来如此的大气磅礴、壮美无限!

早就熟知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这首词,早就被它的壮美崇高感动,但是,对诗中菊花寓意的深层认知却是逐渐完成的。然而,我写这篇文章,原因却并不在此。

作此文章,是因为云台冰菊,是因为龙哥的邀约。

作此文章,是因为云台冰菊让我意识到时代和生活给予了菊花一个新的含义。

云台菊花已经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的饮品,菊花象征着这个时代百姓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的小诗中菊花意象的寓意所在:“云台冰菊云台下,秋来千亩铺金霞。沸腾水放花翩舞,爽口健康百姓家。”

冰菊产业的壮大,带动了雁门村怀药研修,以及餐饮、民宿等旅游产业的发展。秋天菊花开放时,雁门村到处都是菊花,置身其中,真的如荡漾在金色的花的海洋。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在韩文公祠感受历史文化,可以参观怀药研修院,闲游农耕文化一条街。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到云台冰菊基地游千亩冰菊园,那是大美之地,正在使这里的乡村发生更美好的变化。

冰菊小镇,现在的雁门村,这里,据说才是韩愈真正的故园,只是现在的人们已经大都不知道罢了。不过,即使韩公穿越时空,再次归来,他也一定不会认出自己的家乡。他一定会问,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到处都是盛开菊花和欢快的游人?

菊花,不仅可以保健治病,更能够让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孟浩然诗中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到龙哥那里,无须在重阳节,没有地上开放的菊花,总有沸水中绽放的冰菊,总有冰菊酒。

龙哥在云台冰菊园邀约,我却不能前往。

又是细雨连绵时,龙哥还好吧?

又是疫情笼罩时,“云台冰菊”还好吧?

龙哥一定会很好的!

“云台冰菊”一定会更好的!

社会是个家,总得有人挺着。

(2022.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名的人》
后一篇:《人的生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