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公交因何与市民“剑拔弩张”?(图)

(2010-10-17 23:50:40)
标签:

厦门

公交

班次

收费

市民

矛盾

杂谈

分类: 文化情感频道
厦门公交因何与市民“剑拔弩张”?(图)


厦门公交因何与市民“剑拔弩张”?
—— 所谓“惠民”的新运营策略是否真的“惠民”了?

文/秦子陵

    一个城市的公交系统,向来背负着“惠民利民”的社会责任,它的运作是否完善合理,是否做到真正的“惠民利民”,是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的一个重要标志——子陵相信没有人能够否认,一个城市90%的人口对公交系统的依赖性,毕竟不是人人都有钱有闲去养一辆车,也毕竟不是人人都视钱财如粪土不论缓急出门就打的,何况有了车的也未必能少得了与公交打交道,不少子陵的“有车族”朋友就因为停车位的“千金难觅”等不方便因素,非到万不得已,宁可乘公交车出门去办一些简单的事情。

    市场经济来了,公交与很多国有公共型产业一样,走向私营承包化,生意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经济学研究的根基之一,同样也适用于私营后的公交公司,亏本的生意谁愿意做?于是公交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车身广告啊,座位背面广告等等……这些其实只要大家视而不见,至少可以选择性地避开,于老百姓的生活倒是影响不大,只要不出现倒人胃口的东西,都算是不影响公交“惠民利民”原则,指不定还能解决部分居民接受信息的需要呢。只是另一方面,公交公司显然还是不大满足,于是把手段伸向了“票价”问题。

    厦门对子陵而言,除了这次开始长时间居住外,以前就来过好几次了,不算陌生。证都还没考的俺,和厦门公交也算“老朋友”了。在说到很俗但很生活的价格问题之前,子陵要夸赞一下厦门这个城市的文化涵养,这个城市是子陵到过的不多几个大城市中,唯一一个几乎每位上车的老人、孕妇和孩童都能很快地得到让座的城市,不论是打工者、普通白领上班族还是大中学生,都会很主动地在公车上为行动不便的乘客提供照顾。那么,一个如此温柔优雅的城市氛围,为什么公交系统会和乘客之间产生“剑拔弩张”的矛盾呢?

    公车空调是为乘客开还是为“规定”开?

    与大多数城市一样,厦门公交经历了空调加收费到四季统一收费这样一个过程,这个由有关部门提供补助而做出的决定,显然是“惠民”的,但其实际履行中是否真的利民了呢?子陵有平时逛逛论坛的习惯,在当地的论坛上,往往可以最直接地看到这个城市最普遍的居民对城市的看法,看到过一个论坛的厦门网民在十一期间发布了一个关于这事的帖子,大致内容是,十一国情期间,按照公交的规定,已经不属于开空调的时间范畴了,但厦门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并且夏天往往比一些内陆城市要长一些(牵扯到海洋的热容问题),长假里拥挤的游客流往往把公交车塞个爆满,司机倒好了,一米之内是无人靠近的,开个窗还算是凉快,可怜乘客们不管坐着的还是站着的,上下左右全是人全是呼吸呵出的热气,大家伙的汗味体味产生化学反应味道让人难以忍受,这样的情况下还坚守那个时间规定,而无半点变通,算是惠民吗?是不是多投点钱,就会豪爽地把空调打开呢?

    所谓降低最高价设置跨段收费是否真的更“惠民”了?

    厦门不算很大,但也不算小,岛内、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公车绕来绕去的,里程也不少,原本的公交收费制度无跨点这一说,全凭乘客自觉,远的车上车就要2元,全程来个4元,里程长一点的车子,据说全程票价可以到12元,居住在离市区比较偏远的厦门居民,显然多有不便,这种偏远对市区的疏离感,直接造成很长时间内,大家觉得只有岛内才算是真正的厦门,这对于厦门市近年来推行的所谓“大厦门”发展策略显然是很不利的。于是,市里就和公交系统商量,开了个听证会,从今年十月一日开始,改良公交收费制度,设立最高限价3元,以及普及了上车1元制度,并对每一条线路设置若干所谓“跨点”,乘车经过了“跨点”,就加收1元。

    乍一听的确是“惠民”了,好像公交公司忽然变得“善良”了,一开始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厦门这边的论坛上网民们也是持“期待”态度的。但是真正实施起来是否真的如此呢?

    十月还没过呢,子陵就看到厦门地区最热门的论坛上,接连有网民发贴表示,新的收费方式,非但没有让乘坐公交出行的开销减少,反而是增加了。

    首先,很多原本最高只有2元的线路,悄悄地统一飙上了3元,子陵大概了解了一下,这个调整让同样以3元最封顶价格的公交车,全程里程上有时会相差了好几倍,例如很多每天都要从海沧到岛内上班,或者每天都要从岛内到海沧的居民们发现,现在都要3元了,而目前厦门发展的形势来说,来往于海沧和岛内的人流量市非常大的。集美方向因为原来没有关注过,不清楚是否也存在这种“拉短补长”的现象。经常乘坐这部分线路的居民,其利益已经收到了损害。

    还有一点子陵自己也有切身体会,就是公交路线设置跨点以后,很多平时习惯乘坐某班车只几站路去上班或上学的市民发现,他们乘车点的前一个或第二个站成了所谓的跨点,于是,原本短短的一公里或者多一点的距离,付出的车资就平白无故翻倍了。有网民发帖表示,当他们向司机提出异议时,司机给的答复都是“这是规定,没办法。”有的司机还放出“要么就不要坐了”之类的狠话,与乘客吵起来,相信在刚实施这一收费策略的时候,会在上车门边看到不少这样的情形吧。

    另外,不要认为全程3元,那就是每条线路就2个跨点分三段了,子陵看到比较多的一班车,跨点多达将近十个,也就是说只要是跨了区段的车,往往只是乘坐六、七站路的乘客,就要付出所谓“全程3元”的车费了。

厦门公交因何与市民“剑拔弩张”?(图)
图释:其中一个例子,可以看到这辆车大概50几个站的同时有9个“跨点”,去除头尾,大约5个站就要加1元,据子陵观察,大多数乘客是坐5~10个站的,而司机对上车乘客动辄就说3元,一副“恨不得全收最高价”的态势

    有许多对此忿忿不平的市民,抗争无效,索性不理会,上车刷一下卡投个币就往里走,也不管前面几站就是个“催钱”的“跨点”。公交车司机们以非常快的速度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发展到经常是每上一个乘客,司机都要问你到哪里,然后告诉你该刷几下公交卡或者扔多少钱,子陵承认司机同志高强度长时间连续工作难免辛苦,于是也难免出现报错要价的现象,下了车后回过神来的乘客自然是更加地忿忿不平,于是怨念又加深了……  (=__=)

    这么一来,这个所谓“惠民”的价格调整是否真的“惠民”了呢?

    所谓的车辆更新换代等诸多理由能否作为班次欠缺的借口呢?

    其实跨段收费也未尝不可,公交方面甚至一些所谓“有识之士”的网民也提出类似“市民可以选择非其他短途线路”之类的解决方式。但是子陵认为,这么整的前提首先你必须有足够多的短线班次可供市民选择啊,眼下的情况是什么样呢?线路的设置不合理,短距离乘客往往找不到相应短线无跨点的公交,另外,各线路的班次严重不足,在高峰期的一些人流量大的站点,经常性堆积出“人山人海”规模的候车群,而等车的时候你会发现,尤其是在末班将近一小时的时候,很多原本应该停下载客的相应线路车子空空如也地从人群面前开过,旁若无人嚣张地甚至有点过分,结果好些人连车都挤不上去,的士司机们很快把握了这一契机,神奇地成群地出现在末班时间左右的各个公交站点旁,于是生意兴隆。

    公交方面给出的关于班次缺少的解释是,为了响应市里“节能减排”口号,正在逐步更新公交车辆,但是您又如何解释那些大摇大摆开过人群的空车呢?即便真是如此,在过渡阶段,难道就不能适当保留旧车型减缓出行压力,作为过渡的一种方式吗?另外所谓的高峰时期很堵造成车辆显得比较少,可子陵就刚刚晚上9点多乘车,一辆市区线路,从郊外开来,也是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等来,这也不足以作为借口!

    其实,在公交司机和乘客挨着上车门怒目相视的时候,这个城市公交系统的所谓“惠民利民”原则已经完全变味了,加上零零碎碎的这些矛盾,造成目前这种公交与市民之间“剑拔弩张”的反常态势,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如何妥善解决这一矛盾,还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商酌,做出真正“惠民利民”又保证私营公交能够正常盈利的办法来,如此对峙,甚至期待市民慢慢“麻木以对”,是不可能最终解决问题的。


秦子陵
2010年10月17日


『申明』
一、本文仅代表博主秦子陵个人观点,不涉及任何他人或媒体立场;
二、原创文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勿以任意方式转载引用;
三、现在网络评论、留言里私人小广告很多,删之不尽,请大家提高警惕,谨防受骗或电脑中毒。
四、博主联络方式: Mail: missindark@sina.com  Q:270523061(非诚勿扰)。
    彼岸博客交流群:54514311、2675249 (非诚勿扰)  一直很少上Q,最近常晃微博。

来微博聊吧
厦门公交因何与市民“剑拔弩张”?(图)

到本博首页看俺的其他观点
http://blog.sina.com.cn/qinzil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