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月前,儿子的右脚烫了

(2007-09-13 10:17:42)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生活段落
文/开往济南西
 
    儿子在试图拿暖瓶后面的玩具时,把暖瓶碰倒烫伤了脚,在医院做了封闭处理以防止感染并打了四天吊瓶,大夫声称一周后,拆去包扎就没有问题了。但是,第五天的时候,包扎脱落,整个右脚布满了水泡,脚心下更是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积液,医院的治疗手段和方式已经不能再有指望,如此多的积液怎么可能两天内吸收消除?

    最终,不得不采用民间偏方,爷爷奶奶决定带着小孙子去了一个姓任的老太太家,据说,她是祖传专治烧伤烫伤的。任老太家住的很偏僻,在一个很拥挤的居民区里面,不过,在沿途向路边乘凉的人们打听她家的住处时,没有不知道的,即便是偶尔走过的路人,看到我抱着脚上缠着纱布的儿子,也都会小声私语:“这孩子被烫了吧,肯定是去找任老奶奶的,唉……”,由此看来,这位任老太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至少她的街坊都知道她家这项祖传的绝技。
 
    经过一路打听,终于觅得任老太太的住所,进入一间平房,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端坐在中堂椅上,看上去年龄应该在80岁以上,但起色和精神头都很好,老人坐在那里,开始询问病情,“烫了几天了?”,“5天了,开始在市医院看的,今天纱布掉了,一看不行,就打听到您这里来了”我母亲回答着,“唉,这么不早来啊,让孩子受这么大的罪,几岁了?”,“一生儿半啦!家离医院进,烫了以后就直接去医院了,以前不知道您这里专治这个,早知道早就来了。”
 
    这个时候,一位五六十岁模样的老人出现了,手里托着一个盛满了黑色药膏的勺子,另一只手里拿着纱布。后来通过对话,知道这位老人是任老太太的儿子,儿子继承了任老太太的衣钵。他根据烫伤的面积和水泡的大小,分别涂上了用量不同的黑色膏药。“你们来晚了,一开始就来这里,保证换三次药就痊愈,现在看估计三次好不了了,孩子别哭,贴上药就不痛了,早贴上药膏的话,孩子也不用受这么大罪啊,这个药是拔凉生新皮的,肯定不会留疤。”他边敷着膏药边解释着……
 
    由于在医院的封闭疗法耽搁了五天的时间,儿子的烫伤以致换了七次药才算基本痊愈,更为神奇的是,最后竟然基本上没有疤痕。由此看来,有时候民间的偏方还不能不信。大医院的正规疗法也不一定完全可靠。
 
    任老太太的住所在临清邮政局北150路东一个很深的巷子里,如果您身边的朋友不慎出现类似的烧烫伤意外,可以去试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