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阻碍虐待受害者认清现实的常见迷思

(2025-11-12 09:08:25)
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阻碍虐待受害者认清现实的常见迷思

——早期家庭如何塑造我们对虐待的认知

凯蒂·纪丽丝/

杨佳韵、雷雳译

 

多诺万双手掩面,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

“我不可能是虐待的受害者。”他缓缓说道。

“为什么不可能?”我轻声引导他思考。

“因为我是男性!”他猛然抬头,随后补充道:“而且他从未对我动手……”——这段不健康的伴侣关系,正是他前来接受治疗的原因。

我作出治疗师标志性的点头姿态,既表示倾听,更希望激发他深入反思。我期待多诺万能挑战自己刚说出的刻板印象,思考这些观念如何阻碍他正视正在遭受的情感与心理伤害。

 

童年阴影导致对危害行为的麻木

多诺万在充满虐待的家庭中长大。他曾发展的否认、为伤害行为开脱等心理防御机制,如今反而成为阻碍他认清成年亲密关系中存在虐待的壁垒。

许多家庭虐待的幸存者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关于“何为虐待”与“谁会受害”的固有认知。这些观念往往阻碍他们在日后生活中识别和承认虐待行为。我在临床实践中常见这类认知误区,它们使受害者难以直面遭遇或全面理解自身经历。

 

常见于虐待幸存者的四大认知误区

1.虐待仅存在于特定群体

人们常将虐待家庭刻板地限定为低收入、美国市中心或离异家庭。这种狭隘认知使我们难以察觉其他环境中存在的虐待。若无法识别问题,便永远无法解决。

2.非身体虐待无害论

社会普遍认为身体虐待比情感、心理等非身体虐待更严重。非身体虐待幸存者常被告知“别哭了,再哭就真让你哭”之类否定痛苦的话语。这种暗示让孩子认为只有肉体伤害才值得哭泣,导致受害者长期自我否定:“这点伤害不算什么”,甚至对遭受的虐待产生自我怀疑。

3性别期望的束缚

过去家庭虐待多被视作女性权益问题,男性和LGBTQ幸存者的经历常被忽视。男性往往因害怕不被相信,或羞于不符合社会对男性气概的期待而保持沉默。多诺万的案例正是如此:尽管身处不健康关系,他因内化男性不可能受害的刻板印象而难以承认受害者身份。

4.童年见证的虐待不影响成人生活

许多人认为离开虐待家庭后,童年目睹的伤害便会消散。实则幼年暴露于暴力环境会持续影响幸存者对亲密关系的认知,直至成年期。

 

资料来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invisible-bruises/202510/common-myths-about-abuse-that-keep-survivors-in-denial

(该文翻译发布得到了原文作者授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