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进化是如何推动人类的合作的?
(2025-01-29 10:40:27)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
文化进化是如何推动人类的合作的?
王紫琳,雷雳
人类是高度超社会性的物种,相比其他灵长类动物,人类的合作行为不仅更频繁,而且更复杂。仅仅依赖基础的进化生物学模型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高度合作水平,Henrich和Muthukrishna(2021)提出,除了基础的生物学机制,人类的合作行为也受到文化进化的影响。
文化进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人类在面对自然环境时,并不像其他物种那样可以仅依靠生理能力和基因适应来生存。无论是食物获取、工具的制作还是火的使用,人类都高度依赖通过文化传递的知识和技能。
人类文化的进化不仅是单一行为的学习,而且是“累积文化进化”的产物。每一代人都能够通过学习上一代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正是这种累积性使得人类在生物学和社会学上的适应能力远超其他物种。
基础的合作机制
人类早期的合作行为大多发生于亲属之间,个体帮助亲属的行为可以通过提高基因的传递概率来解释,即帮助亲属(基因相似的个体),实际上是在增加自己基因的传递机会。最初的合作行为基于“你帮我一次,我帮你一次”的逻辑,称为“直接互惠”,个体之间后续的合作可以通过这一过程持续的交互来维持。
而在大规模社会中,合作行为往往无法依赖直接互惠,个体也会通过一些机制传递合作的信号,比如建立良好的声誉以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通过惩罚那些不合作或违反社会规范的个体来维护合作的稳定,也通过合作行为或惩罚行为来传递自己是可信任的合作伙伴的信息。
文化与合作行为——多层次文化进化视角
随着人类社会的规模扩展,传统的小规模合作机制不足以解释陌生人之间的大规模合作,社会规范和制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度化的惩罚和奖励机制,文化进化在推动社会合作中发挥了长远的作用。将个人置于多层次的社会群体层级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方式来思考较小群体中的个人之间以及较大群体中的较小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低层次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利于高层次群体之间的合作,在多层次结构中,正是群体间竞争推动了合作规范的文化演化。
当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竞争时,合作水平较高的群体更容易在资源竞争中占据优势。那些在内部能有效合作的群体,在外部竞争中表现更好,得以生存和繁荣。尽管在人类历史上暴力冲突是一种突出的群体竞争形式,但群体间的竞争不一定以暴力冲突的形式出现。
研究人员正研究另外四种形式的群体间竞争:声望的群体传播;差异繁殖;差异化迁移;无冲突的差异化群体生存。这四种群体间竞争也会推动群体合作规范的演化:
1.
2.
3.
4.
总的来说,人类的合作行为受到文化和基因交互作用的影响。文化进化允许复杂的合作行为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维持,而基因进化则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进一步巩固这些行为和心理倾向。
资料来源:
Henrich, J., & Muthukrishna, M. (2021). The origins and psychology of human coopera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72(1), 207–240.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081920-04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