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无聊越想刷手机?
(2023-10-01 18:27:27)| 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
越无聊越想刷手机?
宝拉·杜洛夫斯基/文
李美璇、丁慧敏、吴桐、范城玮、齐妙、夏慧姗、彭灿灿、王瑞源、张展铭、董瑞仪、刘瑶、姚景怡、倪丽雯、郑娇、熊奕辰、阙家强、徐新越、马欣怡、毛恩晓、和君如、杜美乐、江海洋、潘玉婷、郝思洁、荣嘉祺、邱玙好、陈凯伦、曾烨、邓画如、郭唯冰、李咏怡、高雅涵、袁淑华、武梦婷、姜萍萍、庄艳洁、卢至柔、曹洪凝、于天然、安峻永、丁炳元、鲍天宇、林婉婷、彭馨、赵梓博、黄荷、赵梓博、张亚岚、雷雳译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我的治疗室,说着这样的话:
“我一直都感到无聊!一整天里我所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查看手机上的短信和电子邮件,还有刷社交媒体,我担心我的生活正在从我身边溜走。”
“当我刷社交媒体时,我所想的全部事情就是,我的生活太无聊了!我究竟怎么了?”
无聊无处不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无聊的时候,我们感到懒怠迟钝、没有灵感、疲惫不堪或冷淡漠然。我理解,无聊可以成为一种情感上的痛苦。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也不喜欢无聊的感觉,所以我能理解这种想逃离无聊感的渴望。但是往往,长期不消散的无聊感并不是一种良性或者正常的状态,而是一种更深层问题的症状,比如未解决的愤怒感、无力感、抑郁、悲伤、焦虑,或者是缺少生活目的和意义的感觉。
当你感到无聊时,注意你使用社交媒体和技术的方式,以及关注它们给你带来的感受,这是很重要的。例如,抽出一点时间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在使用社交媒体或技术来治疗我的抑郁、焦虑、愤怒或者悲伤?”“我是不是在使用它来避免直面目前生活中令人沮丧的情况(比如感觉被困在了一段不开心的关系或一份不满意的工作中)?”
自我治疗像无聊等痛苦情绪并不是新现象。自我治疗一词起初与酗酒和滥用药物有关。尽管并没有对于网瘾的官方诊断,许多有说服力的研究告诉我们,许多用户都感觉他们的网瘾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对屏幕的依恋显著地阻碍了他们的人际成长,以及过上丰富而有目标的生活的能力。实际上,我们的痛苦情绪——无力感、愤怒、悲伤以及恐惧——是告诉我们出现问题的信号。当我们通过防御机制来回避自己的情绪,比如压抑、最小化、幻想、合理化、投射、躯体化、一厢情愿以及理想化,我们就错过了做出有效的、有帮助的改变的机会。在我实际从业的这些年来,我从来没有见过在没有经过艰难的自我省查下,问题自己消失的情况。简而言之,我们无法治愈我们没有感受到的东西。
但是也有好消息:培养自我意识——命名、调节和表达情绪的能力——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以巧妙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波折,而不是以破坏性的方式,比如在感到无聊时通过技术或社交媒体进行自我治疗。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在感到无聊的时候继续前进。
1.
2.
3.
4.
资料来源:
(该文翻译发布得到了原文作者授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