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雷雳
雷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260
  • 关注人气: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子屏幕怎样干扰社交本能?

(2023-04-30 08:28:50)
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电子屏幕怎样干扰社交本能?

——相比于前几代人,过度接触电子屏幕对我们有什么负面作用?

 

理查德·E·西托维克

吕淑敏、王静、吴秋锦、俞嘉莉、胡湘文、刘遨艺、刘智睿、杨晓、夏定西、马金戈、代琪、徐黎茹、潘晨曦、李嘉悦、罗昱瑾、朱佳怡、黄安颜、单文彦、李雨思、柳丁心、张琦惠、杨盛元、李玫蓉、王琪瑞、李云璇、曹馨仪、米娜、吴一鸣、钟佳影、上官筱然、张馨予、崔玉坤、梁家绪、田皓允、赵学晶、马静茹、吕泽邦、黄惠婷、虞冠晴、米玛扎西、陈锦涛、张欣儿、叶力纳扎尔·努尔哈斯木、伍官欣、张涵之、饶腾、刘昕雨、雷雳

 

iPhone问世仅12年,但这段时间内我们已经熟悉了各种类型的屏幕设备:从掌上设备到巨大的LED商店招牌。

然而,自拍破坏我们亲近自然的疗愈效果,社交媒体也反让我们更加孤独。电子屏幕的入侵影响了我们的自我意象、沟通方式甚至情感体验。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生代越来越早地接触形式日益丰富的电子屏幕,人们不得不担心持续的感官刺激可能与发展中的大脑通路竞争,影响个体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力。也就是说,嵌入摇篮、智慧便盆(iPotty)和车座背部的平板电脑产生的高水平刺激干扰了原本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建立神经元连接的方式。

人类天生是社交性动物。婴儿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已经本能地能够读懂他人。他们能够区分面部表情,但是各个年龄段的个体都对推理另一个人想法的能力更感兴趣,包括他人的信仰、欲望和意图。这被称为“心智理论”,最近在人类大脑皮层发现了与此相关的区域,这是人们能够推理他人想法的基础。

由于出生后的第一年是神经可塑性高峰期,因此早期的屏幕接触和正常的发展进程会产生竞争。比如,婴儿生命最初的三个月里,视觉皮层的连接发展最为迅速,出生后大脑每天都会以1%的速度增长,并在02岁之间长至原来的三倍。

早期的经历特别重要,大脑发展存在关键的时间窗口,此时特定类型的刺激输入(如视觉、听觉和触觉)十分重要。突触连接的模式通过反复的感官刺激和运动神经的活动建立起来。但是当预期的刺激没有到来,或者被婴儿面前平板电脑的刺激阻断时,一些已经建立的连接可能出现逆转。

2010iPad出现之前,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就是婴儿世界中最有意思的事物。广播电视已经有70年历史,但在生命的前三年里接触近距离的屏幕媒体只在过去的十年左右逐渐普及。现在,不管是否愿意,观看电子屏幕的机会已无处不在。

电子屏幕会产生竞争效应,是大脑发育的典型方式之一,即一个脑区的增加总会使其他脑区有所损耗。对于孩子们而言,屏幕产生的图片和声音几乎没有意义,但是持续的刺激则以加强基本的感官通路为代价,阻碍个体建立与社交智力和参与社交网络有关的更为复杂的通路。

电子屏幕让我们难以专注,不仅难以专注于别人,也难以专注于自己。和朋友的晚餐被不停地打断。我们时刻抓着手机,将它们带到厕所、床边,甚至几乎所有地方。

它们无处不在,减少了我们与他人的不期而遇。我们将注意力放在电子屏幕上,而不是与他人互动,因为这样既简单又舒服。

很多人对手机有强烈的情感依赖,以至于我们可以把手机视为自己的一部分。称之为延伸的“网络自我”(iSelf)。“Nomophobia”(无手机恐惧症)是由“no mobile”(没有手机)和“phobia”(恐惧症)合成的词汇,用来形容无法立刻使用手机时所产生的恐慌。加州州立大学名誉教授,拉里·罗森(Larry Rosen)在最近30年一直研究技术对成年人、青少年和儿童的心理影响。

据最新统计显示,1824岁的青年人每天检查手机210次,也就是大约每5分钟检查一次。罗森发现,“大量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在离开手机的10分钟后就会出现焦虑症状”。一小时后,他们报告的焦虑已经达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此外,“眼不见”不等于“心不烦”。罗森说,“不健康的持续联系给这些用户造成压力”,即使手机不在视野范围内,也会造成极大的焦虑。

 

资料来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fallible-mind/202207/how-screens-interfere-the-innate-drive-socialise

 

(该文翻译发布得到了原文作者授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