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明为何成不了南宋?(七)

(2023-08-24 14:35:13)
标签:

顾诚

历史

南明史

五、反复无常寡廉耻,外战不行内斗行

南明军队大多都是一方军阀,拥兵自雄,飞扬跋扈,对内互相倾轧,互相拆台,把君主作为傀儡,当作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每当清军压境,不是逃跑,就是投降,从弘光四镇、郑芝龙,到何腾蛟、陈邦傅、孙可望等,无不如此。有些人剃发易服投降清军后,发现清军势力不想期望那么大,或者发现自己被清朝上层人物所玩弄,又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帜,反复无常。明朝大同总兵姜瓖,大顺军攻打大同,他投降了大顺军,大顺军兵败山海关、撤出北京时,他杀了大顺军留守大同的大将张天琳,又投降了清军。江西金声桓和广东李成栋,也是大致如此。

南明军队如果包括大顺军、大西军和郑成功军队等势力,战斗力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弱,如果不是内斗,清军也不会这么容易底定南方。尤其孙可望主政永历朝的时候,李定国大破清军,连灭二王,达到南明历史的最高峰,如果君臣联手、将帅和谐的话,稳定西南,打通东南,一统南方不是没有希望的。但是作为统帅孙可望担心李定国功高震主,制造矛盾,逼走李定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督师阁部何腾蛟,在隆武帝朱聿键有难准备向西转移到他所属区域,何腾蛟故意不救隆武帝,派郝永忠袭击并杀掉反正的陈友龙,公然内讧,排挤大顺军各部,导致大顺军出走。

李定国离开孙可望之后进入广东,派人联系郑成功一起攻打尚可喜和耿继茂,郑成功为了和清军议和,对李定国的使者和战略计划没有太大反应,错过了一统岭南的时机。

孙可望不但专横跋扈,甚至想取代永历帝自立。后来李定国迎接永历帝入滇,尽管永历帝和李定国等极力示好孙可望,希望共同对敌,但是失去权力的孙可望自觉兵强马壮,率兵攻打云南,交水一战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只身逃走,厚颜无耻投降清朝。李定国主政后,与刘文秀矛盾重重,内斗不断,致使清军趁机平定贵州和云南。

清军占领昆明后,继续追击西逃的李定国。李定国布下一个埋伏阵,就在清军进入埋伏圈时,就在此关键时刻,光禄寺少卿卢桂生叛变投敌,把埋伏的情况报告吴三桂,没能全部消灭清军。

清军主力进攻贵州云南时,夔东十三家抗清力量团结起来,袭击敌人后方,攻打重庆。参战的三谭兄弟都是明朝侯爵。在重庆城下,为了降清,谭诣和谭弘不惜杀死亲哥哥谭文,阵前反水,夔东抗清力量突遭打击,毫无防备,无法组织有效进攻,退回原地。

其它朝廷大员如左良玉、陈邦傅、李成栋等,也大多如此,置国家君主于不顾,仅以一己之私为第一利益点,为了自己利益,不惜内讧一战,寡廉鲜耻,反复无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