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为何成不了南宋?(五)
(2023-08-18 13:20:27)
标签:
顾诚历史南明史 |
四 遇敌即溃豆腐军
明末,在中国大地上的几股力量中,战斗力最强的是清军,之后是大顺军大西军(后来大顺军和大西军都归入了明军),最差的就是南明军,凡是遭遇战,南明军无论遇到清军、大顺军、还是大西军,几乎组织不起来任何像样的战斗。
明军的关宁铁骑,战斗力是明军中的佼佼者。李自成亲率大军与吴三桂战于山海关,如果没有清军鼎力相助,吴三桂是无法战胜李自成的军队,吴三桂必败无疑。但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加入,在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等率领下,战场的天平立即倾斜了,李自成军队战败。 加之以后大顺军在陕北等地几次大战,并未扭转战局,可以看得出来,清军战斗力是高于大顺军的。
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都是常年作战的队伍,战斗素养和战斗力比南明的军队要高出很多。
李自成的部队在陕西被清军打败以后,陆续南撤。其中东路军逼近湖北襄阳一带时,拥兵自重常年驻守在武昌的宁南侯左良玉,吓得赶紧率军东移,宁可抛弃根据地,也要率军向东。左良玉等明军在与李自成军交锋的过程中,多次败绩,明军战斗力难以与李自成部队相比,不然李自成也不会攻到北京。
在南明政权与清军战斗中,重大胜利几乎都是大顺军或者大西军取得的,包括最辉煌的军事胜利,就是李定国连毙满清两个王爷孔有德和尼堪。南明的军队,从史可法、马士英、何腾蛟、瞿式耜、李成栋、郑芝龙、陈邦傅等人,在清军压境时,不是先敌而逃,望风披靡,就是一触即溃,不堪重用,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战斗队伍。这样的军队,仅仅是拥兵自重者的砝码而已,用来支撑即将倾倒的明朝大厦,根本不行。历史上宣传得很厉害的史可法,算是南明官僚里面比较正直、忠诚的朝廷大员,经营坚守扬州,即便如此,史可法麾下的数万明军,军队清军一到,土崩瓦解,烟消云散,毫无战斗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