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体育美食旅游健康 |
分类: 健康保健 |
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只要我们积极预防、正确对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将传染病拒之门外,避免扩散暴发。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多数在18~72小时,有的甚至仅几小时,起病急骤、传播快、发病率高,常可引起暴发流行。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主要症状是:急起高热、畏寒、显著乏力、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不适等,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一.(1)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昼夜温差大,我们的身体一时很难适应,因此非常容易患病。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1、流行性感冒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9829024f5c824dde93c5fda58f37af9d.jpeg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主要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有时候亦可通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件后再接触口鼻而感染。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达39C-40C,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感冒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0367c1c8ad2c4804ba3bce17b452df12.jpeg
2.普通感冒,是由于周围环境变化大,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引起的,没有季节性,且症状较轻,以散发为主,不会引起大的流行。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特征。
3、麻 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33edc1c3f4944ef08ff101b866ba4c53.jpeg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为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4、水痘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61790bfb18074826b45b3026a888ee9a.jpeg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孢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并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泡。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该病传染性较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并及时给予治疗。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以发热及身体皮肤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水痘潜伏期12~ 21日,平均14日。冬春两季多发,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 -10岁的儿童。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病后一般可获得终身免疫,可潜伏感染在多年后出现带状疱疹。
5、流行性腮腺炎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06a741f026b54d6bb77d5a2bc9cb24ed.jpeg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同时可伴有发热、畏寒、咽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见。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
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主要对象为5~9岁儿童,部分成年人、孕妇、育龄妇女也可感染。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伴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其后先出现面部后颈部、再躯干四肢淡红色斑丘疹,孕妇早起感染风疹病毒后,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造成胎儿死产或发生畸形。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
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虽然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各种传染病的基本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按时完成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就能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8c5ac457afd2478fadbbcbfd85fea145.jpeg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常见传染病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接种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3.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并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勤洗手。 勤换、勤洗衣服,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肠道传染病是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2)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2.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4.平时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三.传染病预防控制小结:
(1)管理传染源
1.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对病原携带者,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至病原体检测2~3次阴性后。从事饮食行业、幼托机构等特殊行业的病原携带者须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久治不愈的伤寒或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威胁性职业。艾滋病、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疟疾病原携带者严禁献血。
3.对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都应接受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1.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门窗的通风;加强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幼托机构还要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等消毒处理,衣物被褥置阳光下暴晒;
2.搞好“三管一灭”工作(粪便管理、水源管理、饮食卫生管理和消灭苍蝇);
3.减少大型集会。
(3)保护易感人群
1.加强关于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在传染病流行时期尽量少到拥挤公共场所,尽量减少个体之间互相接触机会,减少被感染机会;
3.开展疫苗针对传染病应急接种是迅速控制疫情的最有效手段。
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主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有效手段。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居室、教室、电脑房等;传染病流行季节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去,如商场、游乐场等;勤洗手,洗手时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抗病力下降。培养运动健身兴趣,加强体能锻炼,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豆、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发热或有其它不适请及时就医,患病时居家休息,家长应告知班主任学生病情动态变化;避免和传染病病人接触,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消毒剂喷洒、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