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月倒春寒养生保健

(2018-03-01 00:22:55)
标签:

杂谈

健康

教育

体育

旅游

分类: 健康保健

俗话说“春捂秋冻”,进入三月以后天气逐渐回暖,但料峭春寒的余威还是不可小觑,加之春季后期还可能出现倒春寒天气,人们还是要注意保暖才行。2018倒春寒天气,这些身体部位应该注意捂得严实些。

https://pic.wenwo.com/fimg/6979561416.jpg

时第一个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头颈,这样可避免因头颈受风寒带来的不适,如头痛、头晕、颈肩胀痛或感冒、气管炎等。外出时可戴帽子或系一条围巾,不宜过早穿低领或V字领上衣。

手腕捂一捂,心脏好舒服。春捂时第二个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手腕,因为手腕上有人体心经对应的神门穴,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说,人体内的元气循环会在神门穴经过、停留。如果元气循环得顺畅,身体就好。所以说让神门穴保暖就能让人体心脏更加健康。

七分袖与九分袖的衣服这个时期最好不要穿着,尤其是老人,外出活动时尽量在外套里穿一件袖口能达到拇指根部的长袖毛衣,或是戴上一副筒儿稍微长点的手套。

腰腹捂一捂,下肢不麻木。第三个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腰腹,这是因为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人体的腰腹部,那么一旦有风寒侵入人体,肾中的阳气就会被困于下部,腰部以下的循环就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

除借助衣服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温暖腰腹。双手交叉快速揉搓,直到把手掌搓热后,把手掌直接捂在腰两侧处,同时双手按顺时针按揉即可。

小腿捂一捂,脑袋不痛苦。最后需要保暖的地方是人体的小腿部位,尤其是小腿外侧,这里也是保护阳气的地方,有些人在寒冷的天气里会出现头痛等症状,正如老话所讲“寒从脚起”所以“春捂”宜下厚上薄。

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左右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减少衣服,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年老体弱或素体阳虚之人,在春捂时节也要进行适时的锻炼,以及调养情志,这样可以保证身心健康。

三月倒春寒时需要小心的疾病。

https://pic.wenwo.com/fimg/2711061403.jpg

春季感冒、哮喘发威。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低的人很容易感冒。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倒春寒,老胃病易发作。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很多患者都是受凉后“老胃病”发作,本身有胃病的人到了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在饮食上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运动要适量,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起居规律,切记不要熬夜,也不要思虑过度。

气温骤降,心脏很受伤。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天气寒冷时,应减少户外活动,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另外,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初春时节脑梗很可怕。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晚上上厕所或早上刚起来易发生中风。这两个时间段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在晚上睡眠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倒春寒让许多老年人关节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寒冷虽然不会直接导致关节炎,但如果本来患有关节炎,倒春寒天气就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其症状,从而引起疼痛和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

倒春寒时节天气冷,此时如果不注意保暖,将可能导致关节滑膜血管收缩,关节液分泌减少,润滑作用降低。还会导致肌肉、韧带挛缩,关节活动顺应性降低。这样不但会引起关节疼痛症状,还会降低关节的自我保护机能和防御机能,从而容易导致关节的急、慢性损伤,也易患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目前尚不能完全预防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但是通过一些措施,可以减少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这些措施包括保暖、减轻体重,尽量不穿高跟鞋,保护关节不要受到损伤。避免关节受到反复的冲击力或扭力,尽量减少做频繁登高运动。另外,注意服用钙制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等,对骨性关节炎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而对于已经患有关节炎或关节炎发作引起关节积液的患者,在急性病期应卧床休息,可根据患者关节疼痛或肿胀等表现短期应用抗炎止痛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疼痛和肿胀症状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季注意养生
后一篇:第一次查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