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友平医生
张友平医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403
  • 关注人气:40,6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冠心病的危害

(2017-09-08 00:20:34)
标签:

杂谈

教育

秋季

养生

美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内科-医师 张友平

冠心病的危害有哪些?

冠心病的危害除了可以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外,还可以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死亡(医学上称之为猝死)。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可以互为因果而同时存在。猝死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形式。

冠心病为何青睐青年人?

很多年轻的冠心病患者,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特点,如公安干警、电视工作者,都是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活没规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人的压力也越大。有许多人常喝酒、吸烟、劳累过度、熬夜,加上不注意饮食和锻炼,体重增加,血压高了、血脂高了、血糖高了。年轻的血管提前老化,动脉提前硬化,这一些都使年轻人得冠心病提前了。

医师指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是导致冠心病的四大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是冠心病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而目前3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数量不少。他们平时没有症状,甚至没有任何不适,但都有发生冠心病的可能。因为以上“三高”对身体的损害是一个缓慢的、逐渐加重的隐匿过程。因此,当经常出现头晕、胸闷气短、睡眠不安等症状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血脂、血压及血糖状况。他建议,中老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和调整。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在劳累、情绪激动后,突然出现胸口疼痛,手捂着胸口喘不过气来,满头大汗,极为痛苦。这很可能是心肌梗死发作。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情况,不少人由于心肌梗死发作时抢救不及时,不幸去世。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如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风险极大。

(一)疼痛

为此种病症最突出的症状表现。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症状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二)休克

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D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症状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休克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由于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剧烈胸痛导致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有因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三)心律失常
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四)心力衰竭

心肌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着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表现。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五)全身症状表现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导致,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心肌梗死是什么

心肌梗死是由于给心脏供应血液的冠状动脉变得狭窄、堵塞,血液通过大大减少,导致心肌持续缺血,发生坏死。随着坏死的面积逐渐增加,最终突然发病。

l  常见诱因

情绪变化、持续高度精神紧张,暴饮暴食、持续剧烈活动、长时间熬夜、极度劳累等。

l  主要症状

疼痛,是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亦可表现为休息时或较轻活动时发生胸部不适、胸闷、气短、心慌等。

l  疼痛性质

多为压榨样闷痛,程度难以忍受。

l  持续时间

在半小时以上,虽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及速效救心丸亦不能缓解。

l  常发作的部位

以左前胸区(左乳部位)、胸部正中后面,部分人可出现在咽喉处、牙、双下颌、上腹部,可向左上肢向射。

l  伴随症状

常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少数还会出现难治性呃逆;可伴心悸、气促、头晕、无力、烦躁、大汗等;其他尚可有极度虚弱、大汗淋漓、濒死感;严重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或突发昏厥。

l  差异性

绝大多数人心肌梗死的症状是胸痛和胸闷憋气。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比男性表现更多的是气短、恶心呕吐、背痛或下颌疼痛。有些人可能只是感觉疲乏。一些老年糖尿病人由于神经受损可能没有任何感觉,甚至心肌梗死也无疼痛。

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一定要注意

 心肌梗死就像心脏的“地震”一样,突然发生,让人猝不及防。而在心肌梗死的抢救中,时间特别宝贵,越快越好。所以如果能识别心肌梗死即将发作的先兆症状,就能提前做好准备,为抢救留下时间。

有一些症状预示着心肌梗死可能将要发作,一定要注意。

l  胸部不适感

大多数心肌梗死发作前会有胸骨后持续数分钟的不适感,消失后又反复,这种感觉表现为胸部压迫感、胸闷、憋气、紧缩感、或疼痛等症状。

l  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感

包括一侧或双侧胳膊、背部、脖子、下颌、舌根、胃部等部位的疼痛、酸、紧、压迫、揪等感觉。

l  气短

心慌、气短、乏力。可以伴随胸部不适,也可以不伴随胸部不适。

l  夜间或休息时胸痛

工作了一整天,晚上回到家坐下来或者夜间睡觉时,如突然发生左前胸闷痛或压榨样痛时则要高度警惕心梗发作。

l  心绞痛症状加重

之前一直患有心绞痛的人们,若是近一段时间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者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需要高度警惕心梗的发作。

l  无明显诱因的胸痛

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对自己的身体不适都很敏感,当再次发生心绞痛的时候往往会寻到一些诱发因素,如激动、劳累等。如果在没有明显诱因的状态下也出现胸痛症状,同时还伴有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就需马上就医了。

l  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

发生心梗前,躯体疼痛的现象通常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当疼痛发生在以下地方,如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上肢痛、肩膀、后背痛中一个或多个地方疼痛时,需要加以重视。

健康的生活习惯,助你远离心肌梗死

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

1、保证规律的作息习惯。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只有充分的休息,才有充沛的精力完成下一轮挑战。

2、给自己一份健康的食谱。

舌尖上的满足可以带给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没错,但这绝对不是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唯一追求。退一万步说,就算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造成我们心肌梗死,也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诸多病症。

3、不良的嗜好一定要戒除。

烟瘾,嗜酒,嗨翻天,这些都是在提前燃烧自己的生命。为了解忧,为了面子,为了消愁不是抽烟、喝酒、找刺激的借口。

4、学会缓解压力。

静下来放空自己,看一本书,听听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出门跑跑步,爬爬山,融入大自然,都是缓解工作紧张以及生活压力的好方法。

很多积极向上的人胸怀抱负,这是社会的幸事,但生命在自己手中,其实保证健康才是对人生事业和梦想的基本态度。

不要觉得冠心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就离你有多远。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现如今,冠心病的发展逐渐呈现一种年轻化的趋势,现有的报导的较小的冠心病患者只有二十几岁。其实,冠心病离你并不远。现代年轻人不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是冠心病年轻化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冠心病现在已经是生活中一给很常见的疾病了,它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且它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比如心脏破裂等。冠心病这种疾病对患者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想要避免这种伤害,及时的预防这一疾病很重要。那么,究竟冠心病要怎么预防?我们现在就来为大家具体的介绍。年轻人冠心病发病率上升主要受下面几个方面的影响。对照一下,你中招了吗?应该怎么预防?

休息、睡眠严重不足

  现代城市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青少年喜欢熬夜游戏玩乐。青年人则处于事业的起步期,迫于各种压力需要经常熬夜加班工作。基本上,很大一部分的年轻人的休息、睡眠时间都是严重不足的。经常过渡疲劳、睡眠不足会严重增加冠心病的患病率!

  预防冠心病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也是要讲究科学的!讲究科学睡眠,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冠心病患者一定要保证每天至少8个小时的睡眠,而且是有质量保证的睡眠。保证睡眠充足和有质量,要做好睡前保健工作。预防冠心病要注意睡觉的姿势,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最好是采用头高脚低右侧卧位。这种姿势能减轻心脏的负荷,并确保身体在睡觉时所需的氧气供给,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已出现心衰,则要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缺乏锻炼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白领一族”的群体,这样的生活工作习惯很容易让人养成不想动的习惯。本来运动的时间就不多,在这不多的时间里还是不想动,这就导致这一大部分人的运动量严重缺乏。

  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比长期坐位工作和缺乏体力活动的入的冠心病发病率低些,同时体育锻炼对控制危险因素(减低血脂、降低高血压、减轻体重),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环也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年轻人如果可以选择在休息时间做适当的锻炼,不要懒。偷懒的结果只会让自己之后更难受。

  吸烟、酗酒

  吸烟、酗酒是一种恶习,而且由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多见。吸烟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报告称,在35~54岁死于冠心病的人群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多4~5倍,吸烟量多者危险性更大,可高达4-5倍,戒烟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冠心病的死亡率显着减少,而且戒烟时间越长效果越大。

  加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工作,从小培养正确的“三观”,这对各种疾病的预防以及疾病年轻化发展趋势的控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代的年轻人不良的习惯越来越多,这些不良习惯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冠心病对心功能的伤害会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寿命,希望年轻人能够珍爱生命,远离不良习惯,做好冠心病的预防工作,从年轻的时候抓起。年轻人应该注意自己的养生保健。


https://api.wenwo.com/qrcode/showqrcode/508b553e073afb99171fcf54
张友平医生
北京 北京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普内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