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山秋雨滴空廊

(2017-08-27 17:52:15)
标签:

秋季

教育

美食

体育

文化

分类: 健康保健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水带来了强冷空气的来袭,面对突来的寒冷,我们要如何做好养生保健呢?虽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我们要注意预防因降温会引起的疾病,此外还要注意适当的保暖。

  一、4种秋冬季常见病需防范

  秋冬季节是流感、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的高发期,尤其是天气的反复变化及骤然升、降温等会引起这些病的大暴发。在此,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1.流感:典型的流感呈现为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常有咽痛,鼻塞、流涕等。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

  2.鼻炎: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其中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受天气影响较大。

  3.哮喘:寒冷季节容易受凉而导致呼吸道感染,天气突然变化,可激发支气管哮喘发作。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

  4.支气管炎:当气温骤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可致病。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部分病人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二、“秋冻”不是人人都适合

  “春捂秋冻”是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从气候学的观点来分析有一定科学道理。但人们对“秋冻”的理解,不应仅限于“不忙添衣”上,还要加强耐寒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洗鼻。另外,“秋冻”不是人人都适合,要有个“度”。

  三、这些部位不宜“冻”

  1.腹部:患有胃肠疾病的人,要特别注意上腹部保暖,以防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秋冬季节最好不穿露肚皮的衣服。

  2.腿脚: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关节炎病人的周围血管收缩和扩张时间比普通人要长,且收缩、扩张得不充分,因此在较冷环境中皮肤温度下降要比健康人慢,进入温暖环境时皮肤温度上升也较健康人慢。因此,关节炎病人在突然寒冷时,往往会发生关节痛。同时,寒冷还可使关节的滑液黏度增加,关节活动时也就增加了阻力。关节炎患者听到气象预报有突然降温或阴雨的消息,应及时做好保暖等预防工作,以减少关节疼痛的发生,户外活动要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

注意保持居室温暖干燥。要多摄取蛋白质营养。鲜牛奶、大豆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预防关节炎,减小关节炎疼痛都具有辅助作用。老年人还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加肌肉力量,这样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比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都是较好的活动方式。

  3.头部:秋冬季节不宜晨起洗头,容易受风寒。

  4.膝关节: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裙装,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尤其是膝关节处,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5.脖子: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导致颈部血管收缩,引起脑缺血的症状。秋雨绵绵,天气冷暖变化无常,气温降低时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管收缩,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有研究表明: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就会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张压会升高0.6毫米汞柱。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很容易诱发脑出血和心绞痛发作,血压波动较大时又容易诱发脑梗死。秋季往往温差较大,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的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密切关系,常常会诱发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life/2012/09/06/E762AB18C860E0813496D20C4EF8F0B7.jpg
秋季加强锻炼这个季节首先要加强耐寒锻炼,增强身体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以避免疾病的发生。日间着装不宜过厚,早晚外出注意保暖。室内要做到通风和保持一定的湿度,室温最好在22-28℃,湿度在50-60%左右,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基础上做到早睡早起。其次,在饮食上要以“滋阴润肺”为主,另外还应“少辛多酸”。多食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的食物,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另外,早晚喝杯水,每天吃1—2根香蕉。晨起一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香蕉可降压、润肠通大便并富含钾盐,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每天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锻炼30-60分钟。运动时不要穿得太厚,搞得大汗淋漓,也不要一热即脱,或者穿着汗透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慢跑、快走、做体操、打太极拳、登山、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可根据身体条件选择适合的项目。运动后适当补充水分,同时多吃梨、西红柿、柑橘、葡萄、大枣、萝卜、芝麻、莲子、银耳、蜂蜜、红豆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