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三月保健养生

(2017-03-18 16:40:35)
标签:

健康

教育

美食

药物

体育

分类: 健康保健
  春天处于寒温交替之际,气候变化频繁无常,忽寒忽暖,或阳光明媚,和风送暖,或阴雨连绵,寒气袭人。即便一日之中,昼夜之间,温差也是波澜起伏,晨晚凉,夜间寒,白昼暖。面对着乍寒乍暖,温差悬殊的春季气候,应该如何注意自身的保健呢 ? 春天是生发阳气,排除体内毒素的最好时期,尤其3月份是排除体内毒素的最佳时间

  古人讲的好: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为四季之始,内孕生升之机,我们应当好好珍惜它、爱护它和利用它宝贵的创造力。

  从立春到立夏(2月4日至5月5日),这三个月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时机,经过一个冬季的储藏,身体中的阳气开始向外生发,同时,冬季沉积在体内的毒素也会随着肝功能的增强排出体外。阳春三月,把阳气养足,身体毒素排除体外,病从何来。

阳春三月,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到处充满着欣欣向荣的生机。但是,阳气渐生的春季阴寒尚未退尽,尤其是早春时分,大部分时间气温仍然偏低。而且春天处于寒温交替之际,气候变化频繁无常,忽寒忽暖,或阳光明媚,和风送暖,或阴雨连绵,寒气袭人。即便一日之中,昼夜之间,温差也是波澜起伏,晨晚凉,夜间寒,白昼暖。面对着乍寒乍暖,温差悬殊的春季气候,应该如何注意自身的保健呢 ?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体应该顺应这种气候的变化,打好一年健康的根基,尤其应注意葆养阳气。以衣着为例,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春夏之际,宜先减下衣,后减上衣;以饮食为例,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等,不仅能驱散风寒,还有助于激发体内的生发活动;以药物补养为例,气为阳,血为阴,春季宜服益气升清之品,如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补脾益肠丸等之类;对于平时容易怕冷,夜间小便较多的阳气虚弱的人而言,可在春季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以起居为例,日昼为阳,黑夜为阴,春季白昼渐长,宜晚睡早起以迎阳气;以运动为例,动为阳,静为阴,春季宜适度增加运动量,以微汗为宜,不要出大汗,免耗伤阳气。

“春捂秋冻”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刚步入春季,切忌减衣过速,不可过早地脱棉卸衣,衣物的穿着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随时增减。否则风寒之气便会乘虚而入,导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心病、肺气肿等的发生。春季气候既非大寒,又非大热,以风为主。“风为六淫之首”,“风性善行而数变”,所以春风看似温暖拂面,却不知其中暗藏杀机。风不仅使人毛孔开启,护卫体表的功能减退,还可携寒带热裹湿,由外入内,所以此时人们应该捂衣保暖,以防风邪侵袭机体。《内经》提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因此着装要内松外紧,柔软保暖。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肝属木,与春季相应,主疏泄升发,故有“肝旺于春”之说。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胃,故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慢性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和慢性肝病在春季多频繁发作。因此在饮食上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此时,可适当进食一些性味甘平食物,如山药、薏米仁、莲子大枣荸荠、银耳、扁豆、芡实等;或疏肝理气之品,如用陈皮菊花、玫瑰花、甘草泡水代茶饮,不宜饮酒过量,油腻、糯米粽子等不易消化食物应少进;病中或病后恢复的患者,应以甘淡、素净、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选用大米粥、莴苣叶粥、莲子粥、青菜泥、腐乳、肉松等;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此外,大自然在春季里为人类提供了不少的野菜,如荠菜马兰头、马齿苋、香椿、蓬蒿菜、侧耳根等既富含营养又有一定的疗疾作用,应不失时机的择食。

居住环境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古代养生家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春季天气转暖,自然界充满着勃勃生机。此时人们应该抓紧时机,多在阳光充足、绿地覆盖率较高的地域活动。春天温暖的阳光可杀灭细菌、病毒,预防骨质疏松;绿地能调节气温、湿度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起到防风、降尘、杀菌、降低噪音及缓解神经紧张,对身心健康有极大的益处。可是人的一生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时光是在房间里度过的,所以居住环境直接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此时人们可以通过营造适宜的居处小环境来改善其生活的大环境。如种植花卉草木,养金鱼水草,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还可保护健康。同时应勤开门窗,加强空气流通,尽可能维持室内外气温的平衡,减少强烈的温差对人们的不利影响。此外,幽雅的居室布置能使人摒弃奢华浮躁,调节情绪。春天居室装饰应以暖色调为主,如黄色、粉红、嫩绿等色彩鲜明的颜色,有助于提高循环系统的功能,促进新成代谢。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季是进行体质投资的大好时节,因为在寒冷的冬季,人们裹着厚实的棉衣,体温调节中枢和脏腑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之活动的减少,肌肉和韧带缺乏锻炼,人们容易感到疲乏。风和日丽的春季,最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吸收自然界的精华,充养脏腑,化生精血。这时应根据自己的体力和爱好来选择运动项目。如果是为了防止各器官系统机能过早衰退,改善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可选择慢跑、登山、爬楼梯、骑自行车等耐力性强的项目;如果是为了放松精神,消除疲劳,可选择动作柔和,有节奏的项目,如散步、气功、太极拳、自我保健按摩等;如果是针对某些慢性疾病,可进行专门性的医疗体育法,如胃下垂患者可作腹肌锻炼等。需要提醒的是,春季气候,冷暖变化较快,早锻炼时,衣服不能穿得太少,热的时候,可适当减衣;运动时不宜大汗,以微汗为好;一些体质虚弱或缺乏锻炼习惯的老年人,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以免发生运动创伤或其它疾病;另外,春季也是各类病菌繁殖生长的旺盛期,参加户外运动,应注意卫生保健,避免不洁的环境场所。

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春季的气候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而数变”,如同孩儿的脸,一天能够变几变。如早上日出无风,温度适宜;中午阳光明媚,气温骤升;午后却突然起风,傍晚则寒风凛冽,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大而迅速是春天的特点之一。尽管去年是暖冬,但不少人为追求舒适的温度,仍经常使用空调,使得应该充分收缩的毛孔和积蓄的能量得不到应有的储备和潜藏。在步入春季后,皮肤毛孔按照惯例开始变得疏松,鼻粘膜对变化多、速度快的春风也难以适应……尤其是早春“风寒”的入侵,只要稍不留神,体虚者就极易患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感冒和呼吸道感染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因此,扶“正”和祛“邪”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所在。春季每天应该早起,到住地绿化多的地方或公园去,在大树下呼吸新鲜氧气,这对鼻粘膜、肺的健康十分有利;还可做“吹笛”样的呼吸锻炼,不断提高肺活量;同时对鼻腔周围皮肤进行按摩,提高鼻腔对“邪”气的防御能力。对容易患感冒、呼吸道感染的体虚者,平时每天可用黄芪、白术、防风、大枣煎汤代茶;也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蜂蜜、人参太子参、黄芪、山药、黄精、银耳等扶“正气”的药物或食品,这对增强体质是大有裨益的。另外春季应注意保暖,注意劳逸结合,外出时要带好雨具;老人与儿童避免到人多、空气浑浊的地方去。一旦患病,尤其是老人与小孩,切忌自己滥用抗生素,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春季一到,为什么胃溃疡、肝病容易复发 ?为什么高血压患者的脾气特别急躁 ?为什么……从自然界角度来讲,一方面春天气候温差大而多变,另一方面大自然万物复苏,进入生长的季节,人的神经、血管、内分泌及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将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恢复与自然界的平衡。对于适应性较差的人,就容易产生情绪抑郁、心情不畅的状况,出现“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病症。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就是容易出现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的发作;慢性肝病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尤其是谷丙转氨酶升高;精神病和抑郁症患者易复发;高血压、中风患者也易发病。虽然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多种因素,但是情志波动也是一个诱发因素,尤其在春天。所以,春季调节情志十分重要。克服情志波动的最好方法在于增加休闲活动,如可以进行植树、养花、弹琴、下棋、书画、钓鱼或短途旅游等活动,努力做到心情舒畅、人际关系融洽。

毒素是如何毁掉我们的健康的?

1、毒素使人生病

长年累月,脏器在毒素的侵袭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脏器的功能就会开始失调,运作变得不顺畅。当毒素累积至身体无法负荷时,病菌和病毒接连不断对他们发起攻击,于是疾病开始了!医学研究发现,人体所患的过敏、机能衰退以及癌症等疾病都与体内器官、血液等所受多种污染毒害有关。

2、毒素使人体变臭

身体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堆积在人体中,就会成为体臭的罪魁,也引发多种相关的疾病。臭味越重的人,体内积藏的毒素就越多。酸毒积累,人体的排毒系统和汗腺排出这些酸毒时,人体就会开始散发臭味。而人越老,累积毒素越多,体味就越重。

3、毒素使人变笨

食用过多饱和脂肪及糖类,是导致忧郁症、老年痴呆等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垃圾食物所含毒素与氧化剂会对脑部细胞造成损伤,直接影响思维和智力。身体累积的毒素多,体液偏酸气血不足,使脑部细胞得不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思维会比较迟缓,脑筋也不灵活。

4、毒素使人睡不着

毒素累积,身体的体液偏向酸性,体内各脏器也承受着压力而无法好好的运作,从而引起内分泌失调。荷尔蒙分泌混乱,就会引起睡眠障碍和其他疾病。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严重失眠者,一般来说就是体内毒素重,只有好好的排毒及调整饮食和作息,才会拥有香甜的睡眠。

5、毒素使女人变丑

当机体内排毒管道不通、排毒不畅时,毒就会存在于体内,损害各脏腑功能,产生痤疮、色斑、皮肤干燥、失去弹性等多种疾病和不适。大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太长,毒素通过肠壁重新被吸收到血液,令血液变得污浊,也加重肝脏的负担,容易导致皮肤疾病。

6、毒素使人衰老

提早衰老是因为“慢性中毒”了。年龄增长,人体的器官也在逐渐衰老,肝胆的解毒功能衰退、肾脏和肠道的排毒功能也在逐步下降,其他脏器的运作也逐渐缓慢下来。但是,人体代谢过程所产生的废物或毒素却没有减少。当毒素在体内累积,身体酸化,逐渐引发各种慢性中毒的现象,加速人体细胞的衰老。

7、毒素使人肥胖

很多人肥胖,并不是因为吃得太多,而是因为排的太少,身体的代谢发生障碍,导致“出不敷入”,废物堆积在体内而引起的。当体内的脂肪超过肝脏的负荷量,脂肪就会有血液储存于脂肪组织中。脂容易囤积于臀部、手臂、大腿及下腹,然后就越毒越胖,越胖越毒!

春季,为什么是排毒的好时机呢?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生机勃勃,对于我们人体来说,春季介于冬夏两个极端的季节,是排毒养颜的最好时机,因为冬季寒气入体,毛孔紧闭,再加上冬季是滋补的好时节,很多毒素和废物残留在体内。

到了春季,温度变暖,寒气也渐渐远离,毛孔开始扩张呼吸,身体的各项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这个时期排毒的效果也会比较显著。

而且春季是很多排毒蔬菜的生长季节,再有春季结束,夏季紧跟着就来临,夏季气候潮湿,酷暑难耐,人的心情都会比较暴躁,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所以需要春季排毒,增强体质,预防夏季湿邪侵体,所以春季排毒效果最好。

春天排毒从肝脏开始

1.吃青色的食物。

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中医专家推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直接饮用就好。

2.枸杞提升肝脏的耐受性。

除了排毒之外,还应该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这种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时以咀嚼着吃最好,每天吃一小把。

3.按压肝脏排毒要穴。

这是指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交替按压。

4.眼泪排毒法。

相较于从不哭泣的男人,女人寿命更长,这不能不说和眼泪有关系。中医早已有了这个认识,而且也被西方医学所证实。作为排泄液的泪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样,里面确实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生化毒素。

所以,难受时、委屈时、压抑时就干脆哭出来吧。对于那些“乐天派”,周末的午后看一部悲情的电影, 让泪水随着情节流淌也是一种主动排毒方式。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指从立春到立夏为止的这三个月。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这一个“陈”字,道出万千变化。陈旧的已经消散,变成生机啦!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天地的生机、生气都逐渐生发。冬至时就一阳生,至立春之日,阳气不断生发,大势所趋,春潮滚滚!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悦,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


“以使志生”,肾藏志,肾水生肝木,春天在五行里属木。2017年木运不足,生发生长能力欠佳,在这一个木运不及的年际,我们更要遵从自然,要注意阳气的保护,使肾水得以升腾从而来滋润这“春之木”。“生而勿杀”,指不要杀生。“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对于生物世界,只能够施出去,不要罚,不要杀生。大家都知道“秋后算账”,中国古代的法令,人犯重罪被判决以后,一定等到秋天处决。就是根据气候时令,因为春天不准杀生!秋天就是肃杀季节啦,该杀头的才会杀头了。


古人有两句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春天的鸟不准打,因为小鸟正在窝里等着母亲回来喂呢!中国文化天人合一,都是讲这个道理。所以在春季,不要滥兴杀伐,要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就是适应春季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供应人生发生长的能量就少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惊蛰保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