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三九,三九寒冬需防四种病。
(2016-12-22 22:58:16)
标签:
冬季免疫力人体健康美食 |
分类: 健康保健 |
寒冬,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手等暴露部位散失。
据测试,处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的人,从其头部散失的热量是很多的。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的总散热量的30%,4℃时占60%,-15℃时占75%。由此可见,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如俗话所说:“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冬季戴帽应特别注重帽子能护住耳朵,儿童外出更应注意随时戴帽子。
冬令进补在我国历史悠久。古人认为,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应讲究养藏之道,适时进补,可以增加营养,祛寒气、壮身体。
这季节可适当多吃羊肉、牛肉、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苹果、桂圆等。此时也正是亲朋好友相聚,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哦。“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见“三九”养生何等重要,大家都记得要好好温补下!
人在三九天里阳气虚弱,心肺负担不小,因此中老年人在最冷的时候不要外出,在家里做一些简单运动就可以,如在室内慢跑、做体操等。
如果气温有所回升,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室外锻炼,时间最好是下午三点到四点,但阴天、雪天、大风天不要外出。
保暖从养生角度来说就是要暖头、暖足、暖背。三九天,记得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驱寒消除上班的疲劳,还可以促进睡眠,睡个好觉哦!
三九寒天,养成搓手的好惯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一是能锻炼手指,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二是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冻疮发生;三是工作在室内的人经常搓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上班族们,看见了么,快快活动活动你们的手指吧!
三九天必须警惕这四种疾病发生
一、上感
上感即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患者发病较急,又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该病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类型:一是普通感冒型,二是病毒性咽炎和喉炎型,三是疱疹性咽峡炎型,四是咽结膜热型,五是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型等。其中以第一个类型最常见。为预防上感,在数九寒天,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多饮水,勤洗手,避免雾霾、粉尘等对呼吸道的刺激,调节好居室微小气候。
二、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临床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出血性中风;一类是由脑栓塞引起的缺血性中风。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尤应提高警惕,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不良情绪干扰。生活起居应有规律,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忌酒。饮食宜清淡少盐,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适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若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或四肢麻木,千万不可马虎,要迅速就医。
三、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冬季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率的50%左右,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典型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心绞痛样心前区疼痛。预防该病,要加强御寒,特别是气温骤降时,要及时增添衣服,不要让脚部受凉。饮食要多样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少食高脂、高糖食物,切忌暴饮暴食。保持情绪稳定,防止过度劳累。特别是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者,要备好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当发生心肌梗死,并出现心脏骤停时,应立即在现场进行胸外按压,并紧急送医院抢救。
四、冻疮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局部性损伤,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寒冷刺激,通过神经的反射的作用,引起血管痉挛收缩,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所致。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室外作业时更需注意。外出时戴好手套、帽子、口罩和耳罩,鞋袜要宽松干燥。手、足受冻后,不要立即加热,应先于微温的水中浸泡片刻再注意保暖。当然,最积极的预防措施是参加体育锻炼,如长跑、自身保健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