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冬养生保健

(2016-11-04 13:03:45)
标签:

保健

健康

睡眠

美食

保暖

分类: 健康保健
冬季如何保养身体?一起来看看初冬养生之法。

  初冬养生——饮食

  饮食养生保健方法的原则是:多食温热,少食寒凉。传统养生学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性三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为了御寒保暖,应多食用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等。


  适合冬季食用的食疗方:

  胡桃仁饼: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许,将胡桃仁打为碎末,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适量,搅拌均匀,烙为薄饼食用。有补肾御寒、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腿软、畏寒怕冷、大便干结等肺肾两虚的人群。

  参归羊肉:红参10克,当归20克,羊肉500克,调料少许。将羊肉洗净切块,与红参、当归、调料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用慢火炖煮1~2小时,待水耗干、羊肉熟烂时停火食用。有益气补血、强体抗寒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畏寒怕冷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初冬养生——起居

  起居养生保健方法的原则是:早睡晚起,避寒保暖,空气新鲜。张国玺解释道,在冬季,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研究表明,冬季清晨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因夜间温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只有待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后,才能升高向空中散去。特别是冬季的清晨常常有雾,雾天不仅给交通造成不便,也能损害人体的健康,自古就有“秋冬毒雾杀人刀”之说。据测定,雾滴中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雨滴高出几十倍。如果冬季清晨在雾天锻炼,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势必加深、加快,会更多地吸入雾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眼结膜炎等诸多病症。

 在日常生活方面要注意避寒保暖。冬季天气寒冷,室内温度要适宜,室温以18℃~25℃最合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健康不利。室内温度过高,会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感冒;室内温度过低,人体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被褥的厚薄应根据室温的变化适当调整,以人体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度。外出所穿的棉衣应以纯棉布为宜,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冬季人体特别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颈部、背部和脚。一要注意颈部保暖。有的人在冬季持续咳嗽且不易治愈,仔细观察一下,原来是因为穿开领服装暴露颈部,使寒冷的空气直接刺激气管所造成的,而改换高领服装并加用毛围脖后症状便消失了。二要注意背部保暖。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注意背部保暖,宜穿棉背心,睡时也要保暖背部,避免寒邪侵袭,以免损伤阳气。三是注意脚的保暖。足为人体之本,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气血相联系。常言道“寒从脚下起”,因脚远离心脏,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脚的保暖很重要。除了白天注意对脚的暖外,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和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

  初冬养生——精神

  “宁静为本,保养精神”,冬季要以安定清静为根本,以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黄帝内经》中“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意思是说,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
  冬季时节,寒风凛冽,万物凋零,容易引起人们的悲伤之感,有的人会变得郁郁寡欢,百无聊赖,精力和体力明显衰退;一旦冰雪融化、大地回春,这些症状又会自行消失,情绪和精力也恢复了正常,这种病症被称为冬季抑郁症。近年来,这种病的发生有逐年增加趋势。

  冬季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每到冬季就出现悲伤、忧郁、沉闷的情绪,自觉全身疲惫,整日无精打采,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或睡眠质量差,严重者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该病对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可使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目前,认为冬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从而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

  防治冬季抑郁症的关键是增加日光照射的时间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或运动,对防治冬季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因为日光可以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合成与分泌,而5-羟色胺这种神经介质对提高人体的愉快情绪和改善睡眠都非常有益。散步和运动还能对脚掌穴位(如涌泉穴等)起到刺激与按摩的作用,让大脑的左右半球交替产生兴奋和抑制,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得到有效的调节,并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人的体力和精力,使抑郁症状得到有效治疗。此外,经常听听轻松悦耳的音乐,多参加一些能振奋精神的文体活动,多与朋友谈心聊天,读些健康向上的书籍,能够有效地防治冬季抑郁症。
注意肌肤保湿润燥

在寒冬,由于干冷的气候,人体的表皮层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造成皮肤层血液循环减慢,皮脂腺与汗腺功能降低,导致皮表的水分与脂肪含量大减,若再加上冷风吹拂,更大大减弱了皮肤的抵抗力,因此,冬天的皮肤容易变干糙、敏感、甚至皲裂。在饮食方面,可多服用含黏液质的食品,如蜂蜜、海参、木耳、水梨、蹄筋等,以提高血液中胶质含量,增加细胞内水分的保存。

https://img.ys137.com/uploads/allimg/141024/3104-141024153632P4.jpg

预防感冒

初冬气温开始由暖变冷,人们还不习惯,不能适应,因此感冒发病率高。由于清晨气温极低,因此在生活上要注意早睡晚起,避免身体受风寒。对于容易感冒风寒的人,可以利用葱白三根,大蒜200克,水煎服,以预防感冒的发生。

饮食

初冬气温下降,万物封藏,生机衰退,此时正是进补的大好季节。我国民间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习俗,而且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药补不如食补”。冬季,在饮食调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厚味食物,如炖肉、炖鱼、火锅等。

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气候条件外,还与机体内某些无机盐的缺乏有关。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叶、黄叶、根及皮内均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因此在食用时不要去掉这些有益的部分。人体缺铁使人觉得怕冷,这时可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脏、瘦肉、蛋黄、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参等。新鲜蔬菜与肉类掺杂起来吃则防寒的效果更好。冬季由于天气干燥,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这时应多吃润肺生津、滋润多汁的食品,如百合、银耳、山药、秋梨、藕等,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晒太阳

在冬天,寒邪最为猖狂,它又最喜欢在暗地里伤人。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这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赋予光明、温养万物。没有阳气,人体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体质会越来越弱,变得越来越怕冷。人也会变得沉闷做事拖拖拉拉的。您要是发现自己最近处于这种状态,就要注意了,那是您的阳气不足了。所以中医教导我们在冬天要注意封藏,以养阳气。

人与自然之气相通,适当晒太阳是最好的补益方式。而冬天的自然规律是阴盛阳衰,所以应多晒太阳以强壮阳气、温通经络。阳气攒足了,心中暖阳阳的,不仅把心中的阴暗驱散了,连病邪也赶走了。这个方法便是列子推崇的“负日之暄”,就是背日光而坐的意思。因为头为诸阳之会,不宜直接对着太阳,以免阳气过旺,所以后背最合适。以背部对着阳光,闭上眼睛做几十个腹式呼吸,就是入冬补阳第一大法。

注重养肾

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

调节情志

冬天要善于调节情志养神,调节情志关键在于掌握冬令之气“闭藏”的特点,精神调养应使“神藏于内”。所谓神藏于内,是指重视和保持情绪的安宁,及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态,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对人体脏腑有着良好的影响,实际上是一种“神补”。

https://img.ys137.com/uploads/allimg/141024/3104-141024153G5601.jpg

适当运动

初冬虽然已经开始让人感到寒冷,但是,适当的体育运动对我们身体却是大有益处的,当然,冬季运动和夏季运动应有所差别,因为天气寒冷,如果选择太过激烈的对抗运动,则很容易受伤,这样不但起不到锻炼身体的好处,还会因此而影响到工作,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冬季要选择一些有氧运动,以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自身体质类的运动,如长跑、健身操、游泳、滑冰等。进入冬季,有些多愁善感之人往往会变得精神萎靡不振、忧愁消极。想要预防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总是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应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还可多和朋友聊天,这样会使人忘掉忧愁,变得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另外,应该多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新鲜空气既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能对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安抚作用,从而消除烦人的秋愁。

早睡晚起

天气变冷人的阳气也会跟着逐渐收敛,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依然没有充足的睡眠不但会导致人精神萎靡,还会使得自己身体代谢功能出现异常。所以在冬季我们应该适当延长1到2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只有充足的睡眠才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疲劳,提高身体的抵御能力。

谨慎起居

冬天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应开小气窗通风。人体细胞白天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腺苷,可以增强细胞功能;晚上则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鸟苷,具有减弱、抑制细胞功能的作用。深夜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对虚弱、患病的人要加强监护,观察呼吸、脉搏是否正常,以利及时采取措施救治。

另外,脑血管疾病在初冬发病率较高,发病多在长时间睡眠之后,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流速变慢、血栓容易形成,因此起床时不宜过猛过急,可适当再赖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初冬养生要注意的9点保健知识,想要平稳度过冬天就要学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