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保健健康睡眠安眠药物治疗 |
分类: 健康保健 |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大家谁都会有过这样的情况,夜晚不管怎么睡觉就是睡不着,或者就算睡着了只要听到什么风吹雨打就能够惊醒,如果偶尔发生还问题不大,如果经常发生那可就是典型的睡眠质量差的症状了。睡眠差的危害是非常的大的,但是哪些情况下会使得睡眠质量差呢?睡眠质量差可能是患了哪些疾病呢?
睡眠质量差可能是患了哪些疾病
拥有一个好的睡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睡眠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而且还会产生一些疾病的哦。睡眠出现的问题是非常麻烦的,其中最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的9种睡眠障碍万一总是出现的话,就可能生病了,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够不重视了。
睡眠障碍往往是内科、中医科以及心理卫生专业医生、精神科医生们常常碰见的问题。据报道,西方发达国家每3-5人中会有一人患失眠,女性患失眠者多,而老人也比年轻人失眠多一些,城市居民患失眠者远远高于农村人群。情绪过敏,心态不稳定者发生失眠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几倍。
失眠的表现也多样化,有的入睡困难,有的早醒,有的睡不安稳,醒得多,有的人多梦,有的人睡得浅,或者有人没有睡眠感,有的病人以上表现都有。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量的异常和睡眠中行为异常
睡眠量的异常可包括两类: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如因各种脑病、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状态或昏睡,以及因脑病变所引起的发作性睡病,这种睡病表现为经常出现短时间(一般不到15分钟)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往往伴有摔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
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的失眠,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失眠可由外界环境因素(室内光线过强、周围过多噪音、值夜班、坐车船﹑刚到陌生的地方)、躯体因素(疼痛、瘙痒、剧烈咳嗽、睡前饮浓茶或咖啡、夜尿频繁或腹泻等)或心理因素(焦虑、恐惧、过度思念或兴奋)引起。一些疾病也常伴有失眠,如焦虑、抑郁症等。
睡眠中的行为异常指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梦游症﹑梦呓(说梦话)﹑夜惊(在 睡眠中突然骚动﹑惊叫﹑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定向错乱或出现幻觉)﹑梦魇(做噩梦)﹑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
这些发作性异常行为不是出现在整夜睡眠中﹐而多是发生在一定的睡眠时期。例如﹐梦游和夜惊﹐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而梦呓则多见于正相睡眠的中期﹐甚至是前期﹔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梦魇多在异相睡眠期出现。
睡眠障碍分轻度、中度、重度
轻度:偶发,对生活质量影响小;中度:失眠频发,影响生活质量,伴有一定症状(易怒、焦虑、疲乏等);重度:几乎每晚失眠,明显影响工作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突出,常伴有抑郁焦虑,甚至出现精神症状。
1、夜惊
夜惊是极度惊恐和暂时不能完全恢复意识的睡眠障碍。患者会从浅睡眠过程中突然惊醒,经常还伴有气喘、呻吟或尖叫,患者很少能记起他们出现的夜惊现象。
夜惊跟噩梦不同,夜惊的人不可能被完全唤醒,他 / 她或许仍会在 10 到 20 分钟的时间内继续夜惊现象,这个时候非常危险,他 / 她可能会使自己受伤,或者伤害他人。
2、梦呓 (说梦话)
梦呓其实就是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大声的说话,可能在这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梦呓的现象。现在还没有能够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不过能够避免夜里总是大声说梦话的话,我们可以戴个护牙器。
3、磨牙症
患有磨牙症的人在睡眠期间会磨擦或紧咬他们的上下颚。美国有 4000 万人患有这种疾病。磨牙症严重的,能对牙齿造成严重破坏,可导致面部疼痛和头痛,并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炎等。大部分夜晚磨牙的人不知道他们存在磨牙习惯,有些儿童因腹内有蛔虫,吃药即可解决。其它则还没有治愈的方法。医生建议可以使用护牙器或注射肉毒杆菌 (Botox) 。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睡眠期间呼吸暂时停止,每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患者会错过 1 到 2 次呼吸,而且整个睡眠过程中会反复出现这种现象。临床诊断严重的是每小时呼吸暂停 5 或更多次。存在这种症状的个人,很少会意识到自己存在呼吸困难现象,患者可能已经习惯了白天犯困和疲乏。
5、多动腿综合症
这对人能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一般影响腿,也可能会影响到胳膊和躯干,患者通过摇晃受影响的部位,暂时减轻一些不安的感觉。一些医生为病人开了抗惊厥药物或苯二氮平类,但用药物治疗存在普遍的争议性。
6、非24小时睡醒周期障碍
这种情况的特征就是我们不能够识别24小时睡眠周期,不能够按照白天或者夜晚正常的睡眠模式进行休息,这个周期昼夜不停,最后的话可能是在1或2天内重新恢复“正常”,然后又到了“混乱”状态,通常会达到一个星期。
7、周期性嗜睡 - 贪食综合症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睡眠障碍,患者需要过多睡眠时间,有时一天需要睡达 20 个小时,同时还伴有贪吃和反常的性欲。研究人员推测是由遗传造成,但也有人认为是自体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结果。安非他明、利他林、丙咪嗪和莫达非尼等兴奋剂,都被用来治疗嗜睡,但治疗效果非常有限。
8、嗜眠病
嗜眠病是一种神经性睡眠障碍,一般患者随时都会入睡,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梦,很少进入深睡。结果他们不能长时间保持清醒,很快又会陷入睡眠状态,也不能有效地恢复体力。
另一个症状是猝倒,一个人在经历强烈的情感打击后突然晕倒,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久睡不醒。睡眠瘫痪症和睡前幻觉也都是嗜眠病常见的症状。
目前导致嗜眠病的原因还不确定,普遍认为是自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的结果,但是遗传也有可能是罪魁祸首。治疗方法包括兴奋剂、抗抑郁药物或 Xyrem 等催眠药物治疗。
9、睡眠性交
睡眠性交是一种睡眠障碍,这种疾病导致患者在睡眠过程中进行性活动。对这种现象的患者做了测谎仪和录像记录,发现患者在发作过程中,大脑内出现了与众不同的脑电波活动;患者受到这种疾病影响的频率和程度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睡眠不好不仅影响一个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长此下去,身体也会变得糟糕,所以睡眠不好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高热量食物是睡眠杀手
很多人喜欢在睡前吃点东西,易于消化的食物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是有些食物却能让你整晚辗转反侧。想睡个好觉不难,前提是你别在睡前吃这些东西!
1.冰淇淋
冰淇淋含有大量脂肪,吃完就睡,会让身体没有时间去燃烧脂肪。所有的糖会给身体发出错误的能量信息,然后自动储存并变成脂肪。另外,研究发现,睡前吃高糖食物容易做噩梦。
2.芹菜
芹菜是一种天然利尿剂,会使尿量变多。如果睡前摄入太多芹菜,身体会为了撒尿而唤醒你。虽然芹菜能给身体带来丰富的营养,但睡前尽量别吃。
3.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全是碳水化合物,吃完马上入睡,容易变成脂肪,改变你的血糖水平,进而推迟睡眠,或容易在夜里醒来。另外,加在意大利面上的奶酪、奶油或番茄酱还可能加重你的消化系统负担。
4.匹萨
匹萨中的番茄沙司酸度高,会刺激胃部泛酸。其中的肥肉和奶酪等还会使你胃灼热。
5.糖块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10个人中有7个睡前会吃糖块等垃圾食品,并导致整晚做噩梦。专家猜测因高糖水平造成更多脑电波,导致做噩梦。
6.麦片
麦片中常含有大量精糖和碳水化合物,会让人血糖飙升,因此不适合睡前食用。
7.大蒜
晚上吃大蒜,除了会让你整晚口臭外,还会造成胃灼热。如果你的胃功能较差或易泛酸,睡前一定不要吃大蒜等辛辣食物。
8.巧克力
黑巧克力中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几乎所有巧克力都含有一定水平的咖啡因。除此之外,其中的可可碱,会使人心跳加快。
9.酒精
一般人认为,酒精会促进睡眠,这是不准确的。酒精确实可以帮助入睡,但它不会维持长时间、优质的休息。酒精实际上还会干扰睡眠的恢复功能,经常用酒精催眠的人会陷入必须依靠喝酒才能入睡的恶性循环。
高热量和辛辣食物不适合在睡前进食,而且吃夜宵的时间也不宜过晚,这样会给胃增加消化的压力,工作了一天胃也该休息休息了。
合理使用安眠药应做到以下几点:
谨慎用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大部分安眠药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作用,其不良反应更是值得关注。一般短暂性或临时性失眠不一定需要吃药。重要的是尽快找出失眠原因,对因施治,例如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及时就医,以便选择对症的药物
由于失眠的病因、分类复杂,所以普通患者很难准确断定哪一种治疗方案最适合,最好到医院就诊后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用药,导致产生药物依赖,让病情更加复杂。
失眠按临床表现大致分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早醒等。不同类型的失眠症,选用药物的品种也不同。对入睡困难的失眠患者,要用超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作用 时间短,服用后可使患者很快入睡,且第二天起床没有酒醉感,如唑吡坦、咪达唑仑等。对维持睡眠困难,噩梦频频的失眠患者,可选用短效或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作用时间稍长,如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对早晨早醒的失眠患者,应采用中效或长效类药物,这类作用时间更长,如地西泮、硝西泮等。部分失眠与焦虑抑郁状态有关,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加服抗抑郁药物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服安眠药期间不宜饮酒。大量酒精有激发安眠药中毒的可能。酒精对中枢神经初为兴奋作用,之后为抑制作用。而安眠药对大脑有抑制作用。酒后服用安眠药,可产生叠加作用,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
治疗期间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师正在服用安眠药的品种剂量。部分安眠药,如苯巴比妥、咪达唑仑等,非常容易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轻则引起其他药物疗效下降,重则引起安眠药中毒的不良反应。
服用安眠药物后,常见药效残留,引起反应力、注意力的下降。服药期间的白天不宜从事驾驶车辆、高空作业、精细操作等工作,以确保安全。安眠药在贮存时,也应避免放于儿童易触及的位置。
长期使用安眠药者不能突然停用,否则容易引起“反跳现象”
反跳现象是指长时间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突然停药后,原来症状复发并加剧的现象,也称停药综合征。出现“反跳现象”的患者非常痛苦,甚至诱发精神疾病。长期使用安眠药的患者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缓慢减量直至停药。
定期复查,减少不良反应
安眠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平衡能力下降等。因此,老年患者服药期间应小心活动,避免摔伤。长期服用本类药品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应定期进行血液生化检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