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内科-主任医师 张友平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多数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病急,咽痛明显、多伴有高热、畏寒,体温可达390C以上。查体可发现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
病因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见。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系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当机体抵抗力因受凉,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可致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急性扁桃体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基础上出现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3~4日,咽痛开始于一侧,继则双侧咽部均明显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患者可伴有周身不适,畏寒、发热,四肢肌肉酸痛等症状。检查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并可连接成片如伪膜状,但易于拭去,不留出血创面。两侧下颌角下淋巴结常有肿痛。
检查
局部可见咽部充血,肿大的扁桃体上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脓苔,颈部淋巴结可肿大,触痛明显。扁桃体明显肿大,普遍充血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内充满脓性渗出物。病变较重者,多数淋巴滤泡增大、化脓,形成多发性滤泡脓肿,并可向隐窝或表面穿破,形成溃疡,小脓肿也可融合,致使整个扁桃体化脓。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明显增高。
诊断
鉴别诊断
1.咽白喉
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咽部黏膜形成灰白色假膜及白喉外毒素所致的全身毒血症为主要特征。轻症患者发病较缓,多为低热,体温38摄氏度左右,咽痛较轻。重症患者起病急,咽痛剧烈,可出现高热、烦躁、呼吸急促、发绀及循环衰竭等症。鼻、咽等咽拭子涂片及培养可找到白喉杆菌。
2.樊尚式咽峡炎(溃疡膜性咽峡炎或溃疡性扁桃体炎)
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的亚急性扁桃体炎,特征为明显的局限性炎症反应和溃疡形成,多为单侧咽痛,可伴有头痛、背及关节疼痛,多为低热,一般不超过38.50C。病变局限于一侧扁桃体,也可累及腭弓、牙龈及咽壁,病变处覆有厚而污秽的假膜,呈黄色或灰白色,易于拭去,拭去后溃疡面上有小出血点。
3.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
起病急,多伴有高热、精神萎靡,迅速出现衰竭状态,局部假膜有黑绿色坏死组织,假膜下有溃疡,血白细胞数极低。
治疗
1.首选有效抗生素
本病主要是细菌感染,多为链球菌感染,抗菌消炎可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或先锋霉素等。
2.对症治疗
扁桃体炎并发高热头痛及全身酸痛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3.局部用药
可选用3%双氧水、l%氧化锌溶液、l%~2%碘甘油、10%鞣酸甘油等涂布扁桃体表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4.一般疗法
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及多饮水,加强营养及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
受凉、烟酒等因素是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诱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慢性扁桃体炎常反复发作者,待病情稳定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扁桃体炎,是一个很常见的炎性疾病,常为细菌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之所以我们常说扁桃体炎危害很大,并不是指扁桃体炎本身细菌感染的程度有多严重,而是说由扁桃体炎引起的并发症很严重。
那常见的并发症有那些呢?局部并发症有: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颈淋巴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全身并发症有: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关节炎、皮肤疾患(如银屑病)、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
为家庭和事业苦苦打拼的白领一族,繁忙的工作成为了压力的源头,致使身体不堪重负,机体抵抗力下降,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在受凉、劳累、压抑、情绪波动等的诱因下,很容易患扁桃体炎,若没有及时有效诊治,就存在引发并发症的可能。所以,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适度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注意均衡饮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扁桃体炎的发生。如遇扁桃体炎发作,应及时就医,正确应用抗生素,足量、足程,有效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出现。实际上李冰冰在国内任何一家一级医院到三甲医院诊断均会很快明确诊断,很快可以治疗,只要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五天即可痊愈,这说明澳大利亚某些医院水平实在不敢令人恭维,祖国的临床医学水平就是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