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冬天为什么冷,夏天为什么热?
有人可能以为冬天我们离太阳远,夏天相反,其实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地球绕太阳公转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形,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日期在1月初,最远的距离在7月初,也就是说恰恰是在我们离地球最近的时候是北半球最冷的季节,这也说明了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过程中,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是决定冷暖的因素。
正确的解释是这样的:四季的生成,主要系因赤道与黄道(在地球上所见太阳行经的路)为斜交。地球运转时,其转轴在空间的方向不变。冬季时,太阳光线斜射於地面,地面上每单位面积受热少,加之日间又短,每日受日光的时间短,亦即受热的时间短,再因地球外围的大气层,吸收一部分光热,光线照射时,经过大气层愈厚,吸收愈多,因此造成冬季寒冷。夏季则反是,太阳直射地面,昼又长,光线经过大气层又薄,因此气候热。春秋雨季的情形,则居於冬夏之间,故气候温和。是因为在冬天,太阳的高度角小了,太阳光是斜着的照耀着大地,太阳能到达地球的能量密度小了,地球从太阳那里获得的能量少了,所以冬天冷;而在夏天,太阳的高度角大,太阳光几乎是直射大地,太阳能到达地球的能量密度很大,地球从太阳那里获得的能量多了,所以夏天热。 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是一个椭圆形,冬天,我们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较近;夏天,我们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较远。
近期天气寒冷,不仅手脚被冻得发麻,就连一向被忽略的背部也“防不胜防”地中招了——背痛。而且,犯上背痛的人群大多以办公室一族居多。
随着天气的转冷与连续的雨雪天,近日就诊的患者多表现为颈项及肩背肌肉酸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肩背发凉怕冷的情况。有些患者在夜间加重疼痛,有些在白天工作后加重。这些患者往往是因为天气转凉而受凉、姿势不良、劳累、精神因素诱发原有的颈背部旧疾引起的。
背痛虽不如颈痛、腰痛那样多发,但也是一种常见的病痛。约30%~40%的人在某一时期患有背痛,有80%~90%的人在某个时候经历过背痛。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都可患病,但背痛在中年人中最为常见。尤其是办公室一族,因平时姿势不良、受凉、劳累等,在此时都极容易诱发腰酸背疼。
背痛病情的发展基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姿势不良症候群期,由于长期的姿势不良,引起某些肌肉群像橡皮筋一样长时间处于拉长状态,最后导致疲乏,发生酸痛症状。解决方法:针灸、理疗、热敷,矫正不良姿势,将可很快消除酸痛。
第二阶段——为功能失调症候群期,此乃因长期姿势不良、退化性关节炎或者有受伤病史,引发软组织受损等情况。解决方法:针灸、理疗、热敷,矫正不良姿势,需花费较长时间方可恢复。
第三阶段——为结构失序症候群期,脊椎骨排列或椎间盘位置已发生改变,是较严重的时期。除针灸、理疗、热敷、姿势矫正外,应配合肌力训练、牵引、药物与必要时手术等治疗方法,才能减除症状,恢复正常。
按照中医理论,受凉后,风寒袭击背部经络,加上阴雨天湿邪粘滞于经络中,从而产生气血流动变缓、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症。这正是中医常讲的“不通而痛,通而不痛”的道理。如果不及时祛除病邪,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为较为难治的肌肉慢性劳损以及迁延难愈的关节痹痛。可采用针灸、火罐等手段,既可祛除风寒湿邪,又可疏通经络,疏导气机,理顺气血。近期天气又湿又冷,推荐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适用于风寒湿引起冷痛为主的关节炎、肌肉痛等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