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秋燥”食物大推荐

(2016-08-25 17:04:41)
标签:

杂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内科-主任医师 张友平

秋高气爽,天气渐渐转凉,经过一整个酷夏的人们耐不住想要放纵一下,但是,正所谓“多事之秋”,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变化、饮食不规律会让秋季疾病多发,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种秋季易得疾病及预防治疗建议。

感冒

由于秋季早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导致病毒侵入机体,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是高发疾病,特别是老人、小孩。

中医提示:秋季感冒属于“伤风”、“时行感冒”。如果感冒出现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可接上一盆热水,头上围条毛巾保护头部,然后深呼吸水蒸气,这样能有效畅通阻塞的鼻腔。不少人感冒常伴有嗓子疼的症状,生姜是治嗓子疼的最佳选择,可以把生姜切成姜末放进杯子里,倒入开水泡5分钟左右,再把姜汤水过滤出来饮用即可。

如果害怕感冒,应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多喝开水,另外不要随便地脱衣,那也是很容易感冒的。

咽喉炎

秋季天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很多市民在饮食上不注意食物温度,冷热刺激会给咽喉带来伤害。同时,夏末秋初之时,气温依然较高,仍是市民使用空调的高峰时节,常处在空调处,也会使得咽喉炎高发。

中医提示:杏仁雪梨汤润肺止咳,杏仁10克,梨1个,冰糖30克。先将梨削皮去核,切成小块,与杏仁、冰糖共置碗中,加适量水放锅内隔水蒸或炖一小时即可食梨喝汤,另外,冬苋菜、蜂蜜、番茄、杨桃、柠檬、青果、海带、萝卜、芝麻、荸荠、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热退火,润养肺肾阴液的作用,可适量选食。

同时,建议市民室内外温差不要相差太大,室内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空调房不宜久留,应多到室外走走、活动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使病菌不易生长。发现“口喉不适”的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咽喉炎向慢性病发展。

肠胃疾病

由于秋季气候变化及昼夜温差悬殊,极易腹部着凉。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抵抗力和适应性降低。同时天气转凉,食欲旺盛,又有大量瓜果上市,饮食不当会加重胃部负担,使得患肠胃疾病的人数增多。

中医提示:秋凉之后,要注意保暖,目前昼夜温差较大,夜晚睡觉要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

此外,胃病患者饮食应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定时定量。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同时,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身体体征,适度运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复发,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秋季儿童常见病,多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最多见。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中医提示:宝宝一旦腹泻,首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行使用止泻药或服用抗生素。对于轻型腹泻患儿,遵循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原则,一般腹泻很快就能康复。

同时,小儿腹泻,主要因其脾胃薄弱,肠道发育不健全,调节功能差,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抵抗力弱,才引发秋季腹泻。只要提高宝宝免疫力,就能大大降低秋季腹泻的发病率。同时建议患儿多食大米,薏米,胡萝卜,山药等食物。这是因为大米,性温和,可以和胃气、补脾虚、和五脏。胡萝卜,性味甘辛,微温,无毒,入肺、脾经,小儿常喝可以润肺止咳,健脾止泻。山药有健脾、除湿、益肺固肾,益精补气之功效。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选择在此时补补身子,但秋季进补,应注意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同时秋季气温渐凉,气候干燥。人们常会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这就是“秋燥症”。老年人对秋燥适应性差,耐受力弱,更应重视预防。

秋季“防燥”6种食物来帮忙

1.梨

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脾胃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炖梨水,亦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方法。

2.大枣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3.百合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4.南瓜

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由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秋天气候干燥,增加含有丰富维生素A、E的食品,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但食用过多的南瓜,容易患上胡萝卜素黄皮症,因此食用南瓜每天不要超过一顿主食的量。

5.核桃

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够头脑清晰、耳聪目明。

6.板栗

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既可补脾健胃,又能够补肾强筋,还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在深秋季节,每天吃几颗栗子,有利于补养元气,强壮肾精。

小贴士

秋季尤其提倡喝粥,既可补充营养,又能增液去燥,实乃一举两得,且粥性味平和,温燥、凉燥皆宜。

下面介绍几款应季秋粥:

梨粥梨2只,洗净后剖开去核,连皮切碎,与粳米100克同煮为粥。梨不仅为“百果之宗”,亦是秋季润燥第一果,对干咳少痰或胶痰难咯之“燥咳”及口干鼻燥有较好疗效。此粥可作为秋季常食的保健食品。

胡萝卜粥胡萝卜250克,洗净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对秋天人体出现的皮肤粗糙,口唇干裂,两眼干涩,头屑增多等有一定效用,同时还可辅助治疗夜盲症及眼干燥症。

荸荠粥荸荠250克,洗净去皮切碎,粳米100克,加水制粥。荸荠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煮粥后可用于咽干、口燥、音哑以及咳痰不爽。

藕粥鲜藕150克,洗净切碎,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粥,快熟时加入藕。“秋藕最补人”,此粥不仅是秋季老幼妇弱咸宜的良好滋补品,且兼有润燥之功,可辅助治疗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鼻干出血等症。

此外,秋高气爽又是养生健身的大好时节,人们可多到户外锻炼,呼吸吐纳,以提高肺脏生理功能,肺气宣畅则燥邪难侵而易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