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夏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016-05-10 11:48:10)
标签:

健康

教育

体育

美食

旅游

分类: 健康保健
立夏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夏季养生,夏季是
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静,做到神清气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注意养心,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早睡早起,增加午休

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

 立夏时,昼长夜短,天亮得早、黑得晚,此时人们可以根据这节气变化晚睡早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但由于起得早、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故立夏之后人们应增加午休,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及时得到休息,以消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但不宜过长,一般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224178719.JPEG

选择平和运动,勿大汗淋漓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只要稍稍活动就容易出汗。据介绍解,“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另外,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230774333.JPEG

多吃酸少吃苦,补充维生素

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另外,春夏养阳,而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养阳重在养心。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由于立夏之后,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加上皮肤腠理易于开泄,可多食用酸性的食物,使皮肤腠理适当收缩,减少阳气流失。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238323220.JPEG

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症状。为解决此时脾胃功能紊乱,

建议:

1。多喝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同时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达到清热排毒之目的。

2。清淡饮食,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如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市民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245994207.JPEG

3。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如动物内脏、肥肉、咸鱼、咸菜、辣椒等食物;

4。可适当饮些酸梅汤、菊花茶等清凉饮料。但注意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阴而损身。

 立夏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节气保健灸,提升阳气

立夏时节,市民易患皮肤病及消化道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腹泻等,这往往与脾胃运化失司、脾阳受损有关。因此,夏季最应注意保护阳气,可通过叩击拍打、悬灸膀胱经之心俞、脾俞、胃俞,督脉之大椎,任脉之膻中、神阙、关元以保护阳气,增强体质。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252285888.JPEG

这个夏天想保健养生?你应该这样做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259282719.JPEG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268538439.JPEG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281737903.JPEG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292460845.JPEG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310725329.JPEG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320885344.JPEG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331366970.JPEG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5/06/146249324341444263.JPEG

立夏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夏季炎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

 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128973169_14628454639061n.jpg

 

最佳汤肴

番茄

 

  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番茄汤(烧好待冷却后再喝),所含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于男子。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128973169_14628454639211n.jpg

 

最佳肉食

鸭肉

 

  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128973169_14628454640311n.jpg

 

  鸭与火腿、海参共炖,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对病后体虚大有裨益;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128973169_14628454643591n.jpg

 

  鸭同海带炖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鸭肉和竹笋炖食,可治痔疮出血

 

最佳饮料

热茶

 

  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绿茶10.7毫克,红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据英国专家的试验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乃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128973169_14628454643901n.jpg

 

最佳蔬菜

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选择。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128973169_14628454644531n.jpg

 

最佳运动

游泳

 

  游泳不仅锻炼人体的手、脚、腰、腹,而且惠及体内的脏腑,如心、肺、肝等,特别对血管有益,被誉为“血管体操”。另外,由于在水中消耗的热量要明显高于陆地,故游泳还能削减过多的体重,收到健美之效。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128973169_14628454645621n.jpg

 

最佳取凉“设施

扇子

 

  从健身角度看,取凉“设施”是扇子最佳。扇子虽然已是“老古董”了,但其健身效果却是其他任何现代降温设备所无法比拟的。摇扇可以锻炼肢体:用左手摇扇,还可以活化右脑、开发右脑潜能、预防中风。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128973169_14628454646091n.jpg

 

最佳保健措施

起睡定时

 

  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128973169_14628454646711n.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