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猝死心源性猝死心肌病病例 |
分类: 疾病预防 |
同时不久,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陆志伟女医师,因突发疾病倒在了晚夜班值班的工作岗位上,于2015年4月1日凌晨不幸逝世,年仅32岁。陆志伟主治医师出生在安化县拓溪镇椒元村,自幼丧母,由体弱多病的父亲抚养姐弟三人长大。陆志伟从小生活艰辛,学习勤奋,2003年她考入了温州医学院麻醉学系,如愿成为梦寐以求的白衣天使。2008年7月因考虑照顾年迈体衰的老父亲,毅然放弃外地大医院的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安化工作,成为安化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屈指可数的麻醉专业高材生。陆志伟医师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无怨无悔,是科室技术骨干。在每天大量的手术中,陆医师总是承担病情最重的、风险最大的、时间最长的手术麻醉。成家后,陆医师孝敬长辈、勤俭持家,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弟妹完成学业。惊悉陆志伟医师在工作岗位上英年早逝的悲痛消息,麻醉学界同仁也以不同方式表达了深切哀思。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俞卫锋会长对陆医师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湖南省麻醉医师协会对失去这样一位德才兼备、勤奋上进、吃苦耐劳的好同事表示沉痛哀悼。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和湖南省麻醉医师协会共同对家属表示了诚挚的慰问。安化县人民医院将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愿陆医师一路走好!
http://static.med626.com.cn/gfs/cme626/jpg/6a33e212-b414-4d2a-ae2c-88b7d32ab493.jpg
又是猝死!这是第几起医务人员猝死事件了?!当我们为这位26岁的麻醉小花惋惜祈祷之时,我们再次呼吁各位兄弟姐妹们:好好休息,劳逸结合!作为曾经的圈内人,这与高强度的工作“连轴转”有关,也和天气寒冷有关。他们平时身体没什么问题,就是一直在加班劳累,这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提起一个词——“过劳死”。
“过劳死”的危险信号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饮酒也不感到有滋味;
3.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5.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6.有一点小事也烦躁和生气;
7.经常头痛和胸闷;
8.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
9.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
10.几乎每天晚上聚餐饮酒;
11.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12.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固定;
13.喜欢吃油炸食品;
14.一天吸烟30支以上;
15.晚上10时也不回家或者12时以后回家占一半以上;
16.上下班单程占2小时以上;
17.最近几年运动也不流汗;
18.自我感觉身体良好而不看病;
19.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
20.星期天也上班;
21.经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两三天;
22.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
23.最近有工作调动或工作变化;
24.升职或者工作量增多;
25.最近以来加班时间突然增加;
26.人际关系突然变坏;
27.最近工作失误或者发生不和
“过劳死”(Karōshi)一词来源于日本,泛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这并非临床医学名词,而是属于社会医学范畴。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提示的十大危险信号为:
1、“将军肚”早现;
2、脱发、斑秃、早秃;
3、频频去洗手间;
4、性能力下降;
5、记忆力减退;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难解乏;
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具有上述两项者,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不必担心,但要改变生活习惯。具有上述三至五项者,为“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度疲劳的征兆。六项以上者,为两次“红灯”危险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开始干预。
临床上,如果排除患者有中毒、过敏、创伤等原因,导致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原因,即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而引起30岁以上患者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冠装动脉粥样硬化,而尸检普遍发现,死者至少有一段主要冠脉呈现慢性高度狭窄的表现,大量病例存在可见的血栓堵塞这些主要冠脉。这些病例的死因多认为是由于短暂或长期的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律失常(通常是室性心律失常),进而演变成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其结果可能没有心肌病变,通常也没有发现心肌急性坏死或梗死愈合的组织学迹象。而由于冠脉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发作,则可以发现成片心肌纤维化灶的组织学变化。Vf的发生可能源于之前缺血而伤痕累累的心肌。
左室肥大是成人心源性猝死的第二大原因。人的心脏有四个房间——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左室肥大是由长期的高血压所导致的,对心脏泵血的主要场所——左心室的二次伤害。同样,左室肥大会引起心律失常。
如前所述,Vf是引起大多数成人心源性猝死的致死机制,通常没有前驱症状和与死亡相关联的症状。患者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呼吸困难和胸痛等心肌梗死(MI)的典型症状而突然倒下。有些病例的患者在死亡的前几小时甚至前几分钟出现胸前区、左上肢以及下巴的绞窄样牵涉痛,有时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全身不适症状。
心脏快速反应团队和除颤器的使用使得许多患者得以从Vf中幸存,然而,在心源性猝死病例中,现有的复苏措施尝试对心脏似乎不起作用,即使早期除颤也少有幸存的病例,关于这个拮抗机制尚在研究中。
除了上述两种病因外,心源性猝死还可以有以下原因引起:
1、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ARVC)
肥大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
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NVM)
2、炎性、渗透性、肿瘤和退行性改变
3、心脏瓣膜病
4、先天性心脏病
5、原发性电生理紊乱
先天性或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
Brugada综合征
儿茶酚胺敏感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CPVT)
6、低镁血症
7、神经分泌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相关性心律不稳
8、房室结区域的囊性肿瘤
9、心震荡(Commotio cordis)
10、机械性静脉回流受阻
11、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oD)
12、中毒或代谢紊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猝死事件,医学上统称不明原因猝死(Sudden unexplained natural death,SUND),这些病例多在静息状态下发生,完整的尸检和辅助检查也找不出足以说明死因的器质性疾病,也无中毒或暴力死因。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能过于劳累,好好休息,做好常规的体检,早期发现可能发生猝死的疾病,也希望医院合理安排大家的工作时间,这样才能降低悲剧的发生,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猝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