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冠状动脉路阳心脏性猝死猝死冠心病 |
分类: 健康保健 |
运动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占90%。可怕的是,八成以上的人平时没什么症状,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心脏有隐疾,相对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年轻人往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了解,以为自己可以“拼”,但当身体承受不起运动负荷时,心血管就容易出问题。路阳在徒步走的时候曾经感到身体不适,不知道为什么他还要坚持继续走?这和路阳平常对待工作一样,遇到诊断不清楚的病历他会积极检查到底......
同时,剧烈运动会使人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钾、钠等丢失,易引发电解质紊乱。低钾状态容易触发恶性心律失常,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诱发猝死。路阳就是这样,在徒步活动20公里运动中就已经出现胸闷的症状,但是路阳一定要坚持走完,走完之后很不幸,他倒下了。
另外,感冒如果长达两周没有好,还伴有咳嗽、胸闷、心慌、憋气,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避免诱发心脏病。像病毒性感冒,会诱发心衰和心肌炎。特别是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会有突然死亡的可能。
心脏好不好大多数人是可以自己感觉到的。气急可分为四级:第一级是做较重的体力活时感觉到气急,第二级是上楼气急;第三级是安静的时候气急;最重的是坐着不动都气急。活动后的气急是判断心功能的最重要指标。如果你在安静的状态下,还是气急气喘,就需要警惕了,最好尽早到医院去查查心功能。心脏病发作有早期信号,通过“察言观色”就可以了解。除了人们常见熟知的心悸、心前区疼痛两个症状外,脸色常常像婴儿一样红扑扑的人,需要注意心脏方面的健康状况。比如,脸色呈暗红色,往往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
其次可以看下肢,如果有浮肿,也可能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如果牙齿到肚脐以上这个范围疼痛,就要小心了,这有可能是心梗的信号。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应该多长几个心眼,发现有什么不对劲,最好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 2) 定期体检。应随时检查血压、血脂。因为血压过高不仅可突然诱发中风而导致猝死,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猝死的危险。血脂过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硬化常可导致冠心病和心肌梗死。要坚决控制体重。有资料显示, 体重超过标准20%, 则冠心病突发的危险性增加1 倍。
( 3) 保持情绪稳定,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情绪乐观、性格开朗、随遇而安。脾气暴躁、易发火动怒的人, 血压波动剧烈, 引发急性心肌梗塞。另外在运动的时候千万悠着点,也就是说,活动量要及时调节,不要刚刚开始运动的时候就进入剧烈运动的状态,运动要从轻到重,走路要漫步散步,不要上来就进入竞走速度,尤其有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患者更是这样,走路更加注意自己的感觉,如果一旦有胸闷和胸痛的症状,一定要马上休息,另外外出一定要带上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体检正常的网友也要注意。有的电视上说什么走慢了就不能减肥了等等,这样的说法是十分不负责的,你天天让三高的病人去竞走,病人面临着什么危险你知道吗?另外散步对人体确实有很大的好处,我建议散步从慢行开始,逐渐加快速度,加大运动量。
( 4) 预防心梗。首先要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远离和消除如下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 5) 心梗发作时, 通常会伴有一些疼痛,大部分病人会出现持续性的胸痛,并超过半个小时, 且疼痛的程度比一般心绞痛更重,伴胸闷、窒息感、濒死感、大汗、全身无力。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牙疼、胃疼、头疼或是上腹疼等。病人出现上述情况, 应呼叫120 急送医院。
( 6) 药物自救。有冠心病的人,要随身携带装有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的保健盒,在疾病发作之初可立即服用,以减轻发病的严重程度。此外,冠心病人每日服用肠溶阿斯匹林片50 毫克,对预防猝死也有效。
( 7) 中药调理。中医的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益气养血、宽胸理气、芳香开窍等方法, 可以改善心肌供血, 营养心肌, 预防血栓形成,软化冠状动脉, 改善心功能, 预防心肌梗死。
( 8)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①通过心电生理试验检出有猝死危险的患者,例如这类病人可诱发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②通过心电生理药物试验选用对该患者的心律失常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并观察该药是否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冠心病心性猝死的全面预防
(1)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在欧州1970年某研究中心指出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肌梗塞的病死率,大型有对照组的临床实验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后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其一年内存活率比对照组增加。多数学者提倡长期应用,因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同时,具有膜稳定性,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2) 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或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对有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病例,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应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使冠状动脉供血明显改善。对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或三支以上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以及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室壁瘤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及室壁瘤切除,可降低心性猝死的发生率。
(3)植入体内埋藏式的自动心脏除颤器 这是一种新的方法,初步取得效果,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时,自动心脏降颤器的电极可根据感知的心电,发出25焦耳的电能进行电复律,这样既可治疗室颤又可达到防止猝死的目的。
2、急救
心肺复苏:在胸部外面用力快速按压,每次压下5厘米以上,一分钟100次以上。将被救者头部后仰,观察呼吸情况,按压30次后随即进2次人工呼吸。如此30:2重复进行,直到急救人员来到。复苏过程中尽量不要停止胸外按压,保证按压的深度和频率。猝死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心血管的毛病引起,脑血管出问题还来得急救命,心脏出完问题瞬间就毙命了。可是,人们常常只会哀叹猝死轻易就夺取一个人的生命,却很少留意心脏病突袭前的“信号”从而避免猝死悲剧的不断上演。
在所有因急性冠心病发作死亡的患者中,未能住院治疗即死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年龄在25岁~44岁之间的中青年患者院外死亡的比例更高。
心肌梗塞为什么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1、压力增大:中青年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人出门小汽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
回过头来看路阳的突然去世,噩耗传来,我们无法相信这一沉重如山的事实。家属是亲人,医院全体职工也是亲人!他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同仁,患者失去了一位好医生,医疗战线失去一位好战友。这个损失,无法弥补!我们在惋惜的同时,深感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逝者已逝,生者善之。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面对悲伤,善待生者,告慰逝者!以更加优异的工作成果来表达我们的悼念之情,告慰路阳医生;以对患者千百倍的爱继承路阳战友的遗志。
路阳医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