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现‘零’战略目标——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

(2011-11-30 15:42:24)
标签:

美国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疫苗

艾滋病患者

感染艾滋病

健康

分类: 健康保健
【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为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4种途径传播: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艾滋病目前仍是不治之症。鸡尾酒疗法,即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治疗艾滋病有效的方法之一。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2/02/xinsrc_50211023009564846059167.gif

HIV病毒的感染过程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临床上分为3期:1.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并持续3个月以上,同时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和腹泻等;3.艾滋病阶段。病人突出的表现是致病性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以及找不到原因的细胞免疫缺陷。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经有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HIV病毒的复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2/02/xin_112120502154706202411.jpg

  【全球艾滋病状况】

  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34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2001年增长17%。不过,随着近年来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中低收入国家不断普及,2010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较1997年高峰期下降21%。同时,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也由2005年高峰期的220万人减至180万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显示,尽管正值金融危机,资源较为匮乏,但全球防治艾滋病进展显著,2010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及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均降至各自高峰期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统计,2001年至2007年,欧盟及其周边国家的艾滋病患者人数从150万人增至220万人,其中欧盟成员国有73万人。2009年10月26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2009年至2013年防治艾滋病新战略,旨在减少欧盟和周边国家艾滋病患者的数量,改善艾滋病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等工作,提高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截至2010年7月,美国有大约11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每年新增感染人数约为5.6万。2010年7月,美国公布预防艾滋病新战略,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将新增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降低25%。

     现在全世界每年防治艾滋病所需的资金总额已经超过160亿美元,全球正在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有470万人,这一数字虽然已经是5年前的10倍,但仍有约11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得到应有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成功防治艾滋病需要3个关键因素,即资金、药品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目前很多艾滋病防治项目因缺少资金而无法开展,在一些艾滋病高发地区,缺少专业医护人员的问题尤其突出。2011年6月3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的一份题为《艾滋病30年:各国处于十字路口》报告说,全球抗艾工作在过去30年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投入不足等问题

  截至2010年底,全球中低收入国家中约有660万人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比2001年增长了近22倍。此外,全球至少有42万名儿童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比2008年增长了50%以上。虽然全球在扩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截至2010年底,仍有900万需要获得治疗的患者无法得到满足,其中儿童获得治疗率在2009年仅为28%。国际社会对中低收入国家防控艾滋病的投入在2010年首次出现下降。据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到2015年,全球抗艾工作需要至少220亿美元的投入,而目前只有60亿美元到位。

【研究】

    自1983年人类发现艾滋病病毒以后的近30年间,各国科研人员在开发艾滋病疫苗方面可谓“屡战屡败”,有科学家甚至一度认为,人类可能永远无法找到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1997年,美国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出,要在8到10年内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之后,美国曾掀起艾滋病疫苗研制热,一度曾有几十种疫苗进行临床试验,但效果均不理想。

    2003年10月,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开始进行“联合疫苗”试验。

    2009年9月24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宣布,双方合作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以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

    “2.0治疗方案”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的治疗并预防艾滋病的综合方法。该计划核心内容是降低费用、简化治疗过程、减轻卫生部门的负担,并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表报告称,“2.0治疗方案”可保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获得大为简化的治疗方案,2025年内可避免1000万人死于艾滋病,同时每年防止1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2011年11月,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艾滋病病毒变种。它是由当地原来常见的两种病毒毒株以基因重组的方式结合生成,其危害性也可能比现有的一般毒株强。中国自1985年出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4万,其中死亡8.8万。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存活34.6万。也就是说,目前还有大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2/02/xinsrc_020501101034980308712.jpg

2011年10月,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由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经验交流会”指出,从总体上看中国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已进入高流行状态,经性途径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晚期病人死亡增加,艾滋病流行对中国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逐渐显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