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来伏还在,谨防秋老虎

(2011-08-08 10:37:08)
标签:

天气预报

阴暑

红眼病

立秋

藿香正气胶囊

健康

分类: 健康保健

8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这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季开始。然而三伏还有半月的时间才会结束,“秋老虎”依然会让酷暑再“飞”一会儿。立秋之后温差会逐渐变大,市民仍需要防范中暑,特别要防止中“阴暑”。季节变换之季,气温变化大,众病齐发威,网友要重点防范。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出门时随身备好藿香正气、仁丹等防暑药品。
炎热的夏季,对于在城市中奔波的人而言,时常发生睡眠不足、体内消耗大,容易“上火”,如何有效地降火呢?除了多喝水外,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少吃下面的食物,可有效防止上火。

  少吃温热性水果

 夏天正值瓜果上市的季节。人们的观点大多是,“瓜果补充水分的同时又能增加维生素,夏天吃水果要比喝水。”但如果食用过量的水果也可能会导致上火。如,荔枝、桂圆、杏等温热性水果,食用过多容易引起虚火上亢。荔枝中含有降糖成分,多吃会出现低糖反应。而于热性体质的人,由于本身就精力充沛、晚上不易入眠,再加上代谢率偏高,所以更不能吃温热性水果。而且,正在发烧或某器官正在发炎的孩子也尽量避免食用。除了荔枝和桂圆以外,桃、龙眼、番石榴、樱桃、椰子、榴莲、杏也属温热性水果,夏天吃要适度,千万别过量。

  少吃坚果

  夏天市民外出休闲时,免不了选上几种坚果,边吃坚果、边聊天打牌,好不惬意。但坚果吃多了也会上火哦。坚果,是指多种富含油脂的种子类食物,如花生、核桃、腰果、松子、瓜子、杏仁、开心果等。夏天吃坚果时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量。因为坚果含有的热量非常高,50克瓜子仁中所含的热量相当于一大碗米饭。对于一般人来说,一天吃30克左右的坚果是比较适当的量。坚果具有使体内生热的功能,所以宜冬天吃,夏天要少吃。

  少吃肉类

  气温超过35℃时,人因出汗多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烦躁不安,此时吃肉脾气更坏。肉类中含有大量动物蛋白,会使脑中的色氨酸含量减少,而导致人有侵略、忧虑和好斗的倾向。其次,肉中含钙的比率不高,多吃会造成体内钙浓度太低,也会增加人易怒及暴躁的倾向。过多摄入肉类可使血管硬化,进而升高血压。血压增高是造成人情绪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少用热性调料

  夏季炎热,气温高,烹饪时使用热性调料如八角、茴香、小茴香、桂皮、花椒、白胡椒等,会使人燥不能忍,还会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食用热性调料可引起便秘、痔疮、肠胀气、尿少、尿痛、肾痛等,同时还会引起全身性疾病,如口角炎、咽炎、结膜炎、痱子、中暑等。患慢性病者食用热性调料,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夏季烹饪时不宜多用热性调料。
  

   初秋吹空调吹出“阴暑”

  市民周女士介绍,去年立秋之后一天夜里气温很高,她睡觉的时候将空调打开 ,不料凌晨就觉得全身发冷,还伴有大量清鼻涕,最后冻得难受还拿出来厚被子盖上 ,后来到医院问医生,才知道是中了“阴暑”。记者了解到,不只是卧室长时间开空调易中“阴暑”,开车时长时间开着车载空调,也很容易患“阴暑”。市民乔女士表示,有一次她自己开车回老家时,空调开了近四个小时,随后就觉得头晕乏力,身体困乏,一开始以为是感冒,后来去医院大夫告诉她,才知道是中了“阴暑”。

  “阴暑”不同于“阳暑”,患“阴暑”之后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水等。由于夏季温度非常高,许多人都有整夜开着空调睡觉的习惯,而到了初秋,白天依然很热,但晚上气温往往偏低,很多人一时改不了习惯仍开着空调睡觉,这样就很容易感冒。白天受热晚上又受寒风,也会中“阴暑”,患者会伴有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夏秋之交切不可贪凉,如果每天能够饮用一些姜汤护好脾胃,便可有效预防"阴暑"。”窦主任说。

  饮食不注意,肠道疾病猖狂

  8月6日,市民刘先生和几个朋友在路边摊上吃烧烤,几个朋友喝了不少扎啤,回去的时候已经很晚,妻子为了让他醒酒,切了几块西瓜,刘先生睡到半夜就开始闹肚子,一晚上不知道跑了多少次厕所。和刘先生一样,张女士上周末也开始腹泻,那天早上起来,看着前一天剩下的饭菜还在桌子上放着,想着快立秋了,放一晚上估计也不会变质,随便热了一下就吃了,没想到就拉肚子了。

 夏季急诊科的患者多数是肠道疾病,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夏天因为气温高,食品容易变质,而放在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刺激肠胃,我们这接诊的肠胃疾病中有很多都是大人。即使立秋了,气温也很难一下子降下来,现在肠道疾病患者依旧没有减少的趋势,因此市民在饮食上应该注意,避免吃腐烂变质食物。

  立秋后,小孩要特别注意腹泻的问题。立秋后早晚温差大,市民要根据温度适时添减衣物。白天也尽量不要直接在太阳下暴晒,因为立秋后,太阳仍然很毒辣。尤其是孩子,在阳光下玩尽兴后回家直接吹空调、风扇,身体抵抗力便会下降,让病毒有机可乘。另外,夏末秋初季节病毒传播迅速,很容易经过手足传播,因此要家长要督促孩子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

  医生 夏秋交替谨防红眼病

  由于工作比较特殊,市民龙先生经常熬夜,最近眼睛一直不舒服,痒痒的,还有些发红,我一开始以为是睡眠不足,所以适量增加了睡眠时间,还使用了眼药水,不过仍然没有效果。龙先生其实就是红眼病,据以往的经验,夏秋交替之季红眼病病人会逐渐增多。

  秋季属于红眼病的高发期,眼睛发炎、过敏性结膜炎等都是常见的疾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天到 2天,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还可通过水传染,如游泳池水等,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

  红眼病主要在夏秋季流行,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都会加速该疾病的传播,市民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共用毛巾、浴巾、手帕等,游泳时则要加强对眼睛的保护,佩戴专业的游泳眼镜。
 

  秋后饮食宜淡不宜腻

  民间有种“秋贴膘”的说法,大意是,夏季时天气炎热,人们也没有太好的食欲,体重也会随之下降 ,由于秋天到来,人们的食欲逐渐变好,这时候可以多吃一些大鱼大肉等高营养的食物。

  “秋贴膘”的说法不是很科学,网友们往往会在夏季过量食用冷饮,大多数人的脾胃功能都会不同程度的减弱,立秋之后市民的食欲的确会有所好转,但如果这个时候大量进食肉类等补品,会使脾胃的负担加重,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对身体没有多大的好处。

  入秋后气候开始干燥,人们常会感到皮肤干燥、口干、鼻干、咽干等“秋燥”感觉,因此入秋后暂时不适合吃羊肉、狗肉等大热的食物,应该“淡补”,适当食用一些健脾、利湿食物,例如鸭肉、兔肉、海参等肉类。另外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最好每天早晨喝粥,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天气炎热,谨防脚气

  夏季真菌活动比较频繁,患上脚癣和股癣患者非常多,本身患有此类疾病的网友应尤其注意。

  龙先生本身就患有脚气,由于工作需要每天都要穿皮鞋,“前几天晚上洗脚的时候发现脚缝有个痒痒的小水泡,挤破后出了一点水,慢慢脚缝就开始发炎,吃了一些药也不管用,再后来就疼得不能走路了。”龙先生介绍,医生说他这是真菌感染,需要打针,并且恢复起来还比较慢。

  真菌喜好的繁殖环境就是36℃~37℃的潮湿环境,患脚气的人非常多,夏季复发的概率非常大,并且病情还都比较厉害。平时要经常换洗袜子,将鞋袜放置在太阳下面暴晒;预防股癣要求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澡、换洗内衣,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用一些中药经常泡洗脚,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防脚气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