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合阳睡眠时间《黄帝内经》 |
分类: 健康保健 |
但须注意:
2、不要饭后即睡,刚吃了饭,消化器官正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午睡会降低消化机能,应于饭后10-30分钟再睡。夏季,睡前洗脚有利除湿祛暑。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若能坚持在睡前用热水洗脚可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现代医学也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睡觉前用热水洗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3、要在床上睡,不要伏案或靠沙发、椅子而睡:这会造成吸入氧气不足,头部血流量减少而出现“脑贫血”。伏案睡,以手代枕还会造成压迫眼球、手腿麻木、某些肌肉群仍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充分休息。好的姿势能促使周身气道通达、血络顺畅,对人们滋养精神有很大帮助。仰睡较易进入深层睡眠,但睡眠者两手会不自觉地放到胸前,这会引发气滞、损失肺功能。俯睡胸部被平压在床榻上,可能会使人胸部憋闷,枕臂而睡会使人上臂的神经受到压迫,导致前臂、手腕、手指麻痹,半侧而卧是最理想的睡姿,会使周身放松、气血顺畅、脏腑通达。
4、选择环境,不要在喧哗的场合午睡,以免影响睡眠质量,也不要在屋檐下、过道里或树荫下睡,因入睡后体温下降、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易患感冒或生其他疾病。临睡前使用电脑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一些人晚饭后会选择在电脑前加班,另一些人则喜欢临睡前在电脑上写自己的博客或聊天。这些做法都会给睡眠带来不利影响。如果临睡前使用电脑,明亮的显示屏会对眼睛和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破坏体温变化规律,使原本该降低的体温处于相对较高的工作状态,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出现失眠、梦多等睡眠障碍。所以,应在睡前2小时停止使用电脑,卧室中不要摆放电脑、电视机或手机等物品,营造一个纯粹的睡眠环境,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或喝一杯热牛奶,以减轻睡眠不良的症状。
5、历代养生专家都强调睡眠要“先睡心,后睡眼”。睡觉前应当摒除所有的喜怒哀乐,使内心恬淡虚静,让大脑属于抑制状态,然后慢慢合眼就能酣然入梦。古人言,“心欲寐则寐欲难”,你越想快点睡觉就越睡不着,只有将情绪放松才能渐渐入睡。不要为了午睡而服安眠药,还是顺其自然为好。夏季气温居高不下,一些地方的湿度更是高的吓人,即使到了晚上也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因为高温而睡不着觉,然后变得烦躁、焦虑、易怒等等。这个时候,夏日应该在11点左右睡觉。因为依照中医经脉循行理论,每天晚上11时至凌晨3时,是肝经运行的时间。而肝脏的排毒是需要在熟睡中进行的,因此,这个时候睡觉能够保证肝脏的正常运作和排毒。相反的,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反而会更易使得情绪烦躁不安,形成了恶性循环。
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可为什么夏天要夜卧早起呢?因为夏季白天长晚上短,也就是阳气充盛,阴气不足的状态。人的气血从内向外调动,这个过程需要阳气充分地往外调动,如果白天睡觉多,阳气就得不到充分的生发。夏季合理睡眠时间应该是,就寝时间为晚上10点到11点,早晨起床时间为5:30-6:30。
夏季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因此要通过午睡来补充。夏季午睡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过短达不到午休的目的,而过长不但会感觉头脑发昏,肢体无力,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夏季还要注意居室内小气候的调节。在炎热的夏季,室内温度25℃-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湿度以40%-60%为宜。在以湿热为主的夏季,可利用空调除湿功能来改善潮湿闷热的环境。但空调温度设定千万不能过低。如果长时间处在低温环境里,会对人体的阳气造成损伤,夏天临床常常可见很多因受寒而造成的疾病。
多吃些苦、酸食物
夏季尤其夏至以后市民为何会觉得没有食欲?这实际上是一种脾气不足的表现。因此,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煎炸油腻食品。
夏季要特别注意饮水量的增加。一般来说,每天的饮水包括牛奶、豆浆、粥、汤在内,应在2000毫升左右。而且提倡主动饮水,不要等到感到口渴后再喝水,而应经常少量地喝些水以维持机体的需要。同时,夏季应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能预防中暑。
夏天可适当多吃些苦、酸、咸味的食物,少吃甜味食物。因为夏季气候炎热而潮湿,苦味可以清热泻火,还可以健脾胃、除潮湿。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乌梅、葡萄等能敛汗生津,健胃消食,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运动应适当减量
夏季市民锻炼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最好安排在早上或者傍晚以防中暑。地点应选择在有花有草、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湿润清爽的公园等地。运动时最好戴遮阳帽,穿浅色、宽敞和透气性良好的运动服,每锻炼1小时,应休息5至10分钟,并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
夏季运动后不要立即喝冷饮。因为运动时体内血液运行于四肢和体表,而运行于消化系统的血液较少,冷饮会产生刺激,使胃肠的血管收缩而造成胃痛或胃肠道不适。运动后不宜饮水过多。运动会消耗人体的很多能量,饮水过多会加重胃肠道及心脏负担,特别是心脏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同时,运动后不宜立即冲冷水澡。如皮肤突然受到冷水刺激,可引起体表毛细血管的骤然收缩,毛孔关闭,体内热量无法散失,从而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出现热伤风等症状。
进补选益气滋阴类
随着气温的升高,许多人的心情越来越差,烦躁、爱发脾气,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别人发生矛盾,这就是“情绪中暑”。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应重视精神养生保健,做到“静心、安神、戒躁、息怒”,以保持良好的情绪,取得“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有人认为,夏季不宜进补,因为药物作用会从汗液里流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现在一提到进补,大家总是想到鸡鸭鱼肉等食物或人参、鹿茸等补益中药,这些属于温热的食物或中药在炎热的季节确实不宜服用,夏季宜选用清补的方法。夏季在五行中属火,暑热之邪最能耗气伤阴,所以夏季进补应选择药性偏于寒凉的益气滋阴类中药,如生晒参、西洋参、百合、麦冬、女贞子、沙参、石斛等。
总之,人在夏天这个环境中,必须跟夏气相应,才能使自身得到充分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