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对人体的影响

标签:
保健养生沙尘暴肺泡北方地区教育 |
分类: 医疗 |
沙尘暴从我们专业角度称为颗粒物,它对人体的危害与其粒径和形态有关。一个粒径10微米的颗粒物,在空气中持续4~9小时,1微米的颗粒物在19~98天才能降到地面,更小的0.4微米则需要120~140天才能落地。而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越长的小颗粒物,越容易进入呼吸道深处,危害越大。
从医学上讲,大颗粒物容易被鼻腔吸入支气管和气管,受到咽喉阻挡,沉积在上呼吸道。但它可通过纤毛运动,被推到咽部,随着人的咳嗽、打喷嚏排出体外,危害并不大。而小颗粒物中吸附着有害气体、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当颗粒物进入上呼吸道后,这些有害物质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使呼吸道的防御系统遭到破坏。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
其次,沙尘暴能影响人体淋巴结、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据报道,受沙尘暴影响,两天来近百名山东青岛市民感染“链球菌”,造成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更容易感染此病。
另外,沙尘暴落在人外露的皮肤上,使皮肤腺和汗腺阻塞,可引起皮炎;落入眼中,会导致结膜炎。
此外,紫外线有消菌杀菌作用,沙尘暴能影响到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使致病菌随空气进行传播。医学研究还证明,紫外线波长在290~315纳米范围内,可促使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能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所以,经常发生沙尘暴的地区,会导致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上升。
吸附在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机物,具有很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30470/30470068.jpg
与一般风暴相比,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沙尘暴被认为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而且因为波及的范围较大,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例如,当沙尘暴“吹”到下游地区而变成浮尘天气时,仍有大量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微粒成分。那么如何减少对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呢?
提早进行预防
预防胜于治疗,在大风干燥多尘的天气里,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微生物活动频繁,并利于传播,容易诱发咽炎、鼻出血、眼干、角膜炎、气管炎、哮喘等。平时可口含润喉片,保持咽喉凉爽舒适;滴几次润眼液以免眼睛干燥;有鼻出血的情况可以经常在鼻孔周围抹上几滴干油,以保持鼻腔的湿润,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多喝水多吃水果
尘沙干燥天气易出现唇裂、咽喉干痒、鼻子冒烟等情况,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上火,机体缺水还可出现排便困难,引起痔疮、肛裂、便血。多饮粥类、汤类、茶水、果汁,增加机体水分含量,补充丢失的水分,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的排出。
沙尘暴可造成烟尘与粉尘携带细菌侵入人体呼吸道,危害身体健康。烟尘与粉尘具有一定的污染共性,他们都具有载体作用,可以在颗粒表面富集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直径在0.5~5微米的微小颗粒可以直接通过呼吸道沉积在人的肺部,引发呼吸道疾病,并可以被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其他疾病。
避开风沙锻炼
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力,是避免受凉感冒,特别是预防呼吸道疾病复发的主要方法。有风沙时应尽量避开室外锻炼,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应该取消晨练,在室内锻炼。
保持室内湿度
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舒适。在风沙天气里,空气十分干燥,相对湿度偏小,人们咽干口燥,容易上火,导致容易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疾病,还会使皮肤干燥,失去水分。对此,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以及洒水、用湿墩布拖等方法,以保持空气湿度适宜。怎样对付沙尘暴呢?沙尘暴的天气里,人们要尽量少外出。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即使沙尘暴过后的几天里,也尽量少出门,因为许多小颗粒物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较长。如需外出,最好戴上口罩、纱巾、防风眼镜,皮肤上涂点护肤品,降低沙尘对皮肤、口鼻部的危害。这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吸入更多的沙尘到体内。回到家后,首先,应对暴露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进行清洗。
另外,为了防止沙尘暴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要把门窗关好,有条件的家庭,可打开加湿器,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使颗粒物沉降,没有加湿器的家庭,可采用一些日常方法,如勤擦桌子、拖地,以吸附尘埃,净化空气。
在沙尘暴的天气期间,应多喝些水,多吃清淡食物。不要购买街头露天食品。这样会使进入人们血液中的毒性排出,对促进代谢大有好处。
注意皮肤保养
在浮尘天气里,人体皮肤表面的水分极易被风尘带走,皮肤变得粗糙。所以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清洗面部,擦上补水护肤品。
及时清洁灰尘
风沙天气从外进家后,可以用清水漱漱口,清理一下鼻腔,减轻感染的机率,有条件的应该洗个澡,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房间内落满灰尘要及时清理,用湿抹布擦拭,以免造成室内尘土飞扬,吸入呼吸道。
外出注意挡沙尘
口罩:主要功能是为了防止外界有害气体吸入呼吸道。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防止口鼻干燥、喉痒、痰多、干咳等。
帽子、丝巾或头罩:可以防止头发和身体的外露部位落上尘沙,解决皮肤瘙痒给人们带来的不快。
风镜:可减少风沙入眼的概率,风沙吹入眼内会造成角膜擦伤、结膜充血、眼干、流泪。一旦尘沙吹入眼内,不能用脏手揉搓,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几滴眼药水,不但能保持眼睛湿润易于尘沙流出,还可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不要佩戴隐形眼镜
忽高忽低的气温变化和空气质量下降使人们很容易患上感冒,从而引发病毒性结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这时的眼部环境非常脆弱。
沙尘天气里近视者尽量应选择佩戴普通的框架式眼镜,这样一方面眼镜起到了保护作用,阻挡沙尘进入眼中,另一方面,一旦有沙尘微粒进入眼部,泪腺分泌的泪水也可以及时将微粒冲洗掉。而隐形眼镜在佩戴时相对固定于眼球表面,当粉尘不慎进入眼睛,很容易附着在隐形眼镜上,从而导致病菌滋生,如果经常戴隐形眼镜又不注意眼部卫生,极易使炎症加重。
尽量避免出门
吸入沙尘量过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小孩危害最大,所以沙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
开车减速让行
在扬沙天气中,司机应略微减速。在这种天气下,行人和骑车人最容易受到扬沙影响,造成视线不清或心情急躁,很可能频繁与机动车争道,容易发生危险。
注意人身安全
扬沙天气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应尽可能远离高大的建筑物,不要在广告牌下、树下行走或逗留。遇见强沙尘暴天气时,在路上的司机朋友不要赶路,应把车停在低洼处,等到狂风过后再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