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压力与无聊心态可以要命

(2010-03-08 15:37:03)
标签:

健康

心理压力

公务员

研究人员

心脏病

教育

分类: 健康保健

 心理压力是一个人的主观心理情绪体验,同一个人面临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人面临同一个事件、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遇到同一个事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不同。一个人是否会出现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心理成熟度和社会阅历。一般来说,下列性格特点的人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 时间紧迫感过强者(A型性格):这些人终日陷入繁忙的工作或生活事务之中,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往往同时干很多事情,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忙碌和辛苦了,自己往往仍觉得努力得还不够。这种人脾气急躁,容易对别人产生敌意。
  • 完美主义者:事事追求完美,稍有不满或差错就埋怨自己或责怪别人。这种人总想高人一筹,随时随地都渴望自己能超过别人,表现欲过强,常渴望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别人,稍有不顺即行迁怒。
  • 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者: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吹毛求疵,时时对自己的表现不满,常常生活在事情没有做好的后悔之中。
  • 敏感多疑者:对人对事常缺乏信任、敏感多疑,别人的一个眼神、表情或一句话就会让自己思虑再三。
  • 事业心过强者:过于追求事业的成功,内心抱负过大过高,为了事业常牺牲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业余生活,常觉休闲娱乐只是浪费时间。
  • 具有较强控制欲者:总想影响、引导或控制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一旦别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即感到或表现出不满或愤怒。

    心理压力是人的心理预期与现实之间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往往表现为不安、紧张、愤怒、焦虑、沮丧、抑郁等心理情绪反应。持久的心理压力不但会使自己出现耳鸣、心慌、乏力、头疼、头昏、听力下降、食欲降低、胃肠功能紊乱、注意力涣散、失眠、健忘、工作效率降低、易出错、人际关系紧张等身心和社会适应失调的问题外,还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感染和呼吸道疾病,长期的心理压力还会导致各种严重的身心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糖尿病、癌症、胃溃疡、皮肤病等,给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时候,心理压力是潜在的,压力体验被潜意识埋在内心深处,从而使一个人自己无法意识或感觉到压力的存在,而实际上,即使这些察觉不到的压力却正是人体健康真正的隐性杀手。“无聊感强烈”者与感觉充实者相比,因心脏病或中风致死的可能性高出2.5倍,无聊因而可能是一个“折寿”因素。

  伦敦大学学院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系研究人员调阅1985年至1988年时年35至55岁接受“无聊感”调查的7524名公务员信息,追踪他们20多年后的健康情况。截至2009年4月,一些调查对象已经离世。

  当年调查结果显示,每10名公务员中有1人曾在过去一个月内感觉无聊;感觉无聊的女公务员人数是男性的2倍多;年轻公务员和从事琐碎工作的公务员比其他人更易感觉无聊。

  研究人员发现,当年感觉“格外无聊”者的死亡可能性比感觉充实者高37%。

  英国《每日邮报》6日引述报告撰写者之一、研究员马丁·希普利的话报道:“研究成果显示,存在充分证据,显现心脏病与无聊感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对生活不满、感觉无聊的人可能养成吸烟酗酒等恶习,而这些因素会“折寿”。

  一些专业人士给感觉无聊的人支招,关键词是“改变”。

  譬如,可以做有意义的事,发现工作的价值。如果觉得工作没意义,干活自然提不起精神。要改变这种态度,就要适当调整职业规划,重新发现工作的价值。另外,业余时间可在医院或学校做志愿者,从服务他人中寻找快乐。

  因生活平淡而整天抱怨的人应该走出“舒适区”,学习新知识,可以在社区学校参加夜间课程班,就读有挑战性的课程。

  另外,应打破常规,增添“变数”。譬如,给多年未联系的老友打电话;找从未去过的地方旅行;去颇有名气但离家较远的二手书店淘书。重要的是,感觉无聊时不能坐着发呆,而应着手找事做。擦地板、洗衣物、健身、散步……这样做也许无法摆脱无聊感,却可以支配自身行为;一旦运动起来,无聊感会减轻,充实感随之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