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何喝汤
(2009-12-25 10:14:16)
标签:
饮食养生美味鲜营养价值鲜汤美食 |
分类: 饮食 |
长时间煲汤破坏汤中食材的营养。我们常会认为煲汤的时间越长,煲出来的汤味道就越鲜美,营养价值就越高,一煲就是3、4个小时以上,认为这样才能使食材中的营养充分溶于汤中。但殊不知,不是所有的汤都适宜煲得时间过久,因为煲得时间长就会分解、失去食材中的营养价值。所以,我们一般煲汤在1~2小时左右为宜,即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营养价值,又能喝到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的鲜汤。
只喝汤倒掉汤中的食材,这样做是错误的!我们常会认为营养都集中在汤里,所以煲好的汤就只喝汤,对于汤里面的食材,有的是些进补中药之类的材料,就弃之不理,喝完汤后就倒掉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营养学家近来发现,无论煲汤的时间长短,食材的营养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同时还要吃些汤中的食材,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营养。另外,中药味道比较浓重,难以让人接受,所以往往都会将它们倒掉。但有些中药材的价格昂贵,营养丰富,所以还是应该多少吃些。
饭前喝汤有助于消化吸收。有谁不会喝汤,可是你知道究竟应该在饭前喝汤还是在饭后喝汤呢?这可是很有讲究的!吃饭的时候,食物是由口腔、咽喉、食道最后到达胃里,好比经过一条长长的通道。吃饭前先喝几口汤,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吃饭中喝点汤也有助于食物的稀释和消化,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在饭后喝汤,因为刚刚吃下去的饭,正在胃液的帮助下进行消化和吸收,这时才喝汤,反而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饭前喝些汤,还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发生,消化道也易保持健康状态。一般情况下,晚餐前20分钟喝半碗汤为宜,切忌“狂饮”哦!
感冒时不宜煲汤进补。冬天感冒往往认为是身体抵抗力差,缺少营养,就会采取喝汤进补来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其实感冒时候是不适宜喝汤进补,尤其是油腻的浓汤,因为这些油腻的汤容易加重感冒症状。喝些清淡的粥,还是很有益的哦。
肉类浓汤不宜晚上喝。用肉类煲汤较油、热量较高,因为晚上吃过饭后,很快就会睡觉,所以不利于消化和吸收,不适合晚上喝,选在上午或中午喝比较好,晚上喝些清淡的蔬菜汤是比较好的。
月经前适合补温和性的汤。女性朋友们在月经前,喝些有营养、有食疗作用的汤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要喝的太多,补得过火容易导致经血过多。其实具有食疗作用的汤要经常喝才能起到作用,每周喝2—3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