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人养生之道介绍

(2009-12-24 18:42:56)
标签:

保健

养生

津液

滑囊

老年人

杂谈

分类: 疾病预防

 深呼吸最好不要做  

近年来,经科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过度深呼吸会诱发心脑血管收缩,有致命的危险,心肌梗塞、脑溢血和其他意外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深呼吸有关。因此,专家建议,对已经发生动脉硬化,尤其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深呼吸锻炼。

 最好不要做退步走

  退步走或退步跑可以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改善人体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晨练时喜欢退步走。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退走或跑都会使心血管不堪重负。同时会使颈部转向,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

  对老年人来说,偶尔一次退步走,不会有碍健康,但不宜经常进行。中医有句老话,叫做“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中医中的津液和现代的说法范围是不同的,它是构成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在人们的保健生活中,这句话是很有意义的。
  中医把人体分泌的唾液叫做“津”,并把它归属为阳,主表。中医还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是说津液和血都来源于饮食的精气,并能相互滋生,相互作用。津液亏耗过多,就会使气血两损;而气血亏损,同样可使津液不足。津液的增多与减少,能直接影响体内的阴阳平衡,疾病也会由此而生,如发高烧的病人出汗过多,及胃肠疾患者大吐大泻太多,都会因损伤津液而导致气血亏损。在现代医学看来,唾液中还含有多种有益身体的成分,尤其在促进消化,增强养分吸收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

  那么,对正常人的保健来说,如何才能做到“保津养生”呢?首先要多喝水,可以适当泡些有生津作用的中药饮片,如山楂、五味子、麦冬等。所谓“望梅止渴”,说的就是食物里面最有生津功效的“梅”了。梅子性平、味酸,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不过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说,有些情况是需要注意的,比如胃酸过多、痰热咳嗽、胸闷咳喘者,则不宜多吃酸性太大的食物。
  中国古代还有“咽津养生之术”,一些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人不妨借鉴。具体方法是:每日清晨洗漱后,用舌尖微顶上腭,有津液涌出,待充满口腔后用舌搅拌数次缓缓咽下;或在闲暇之时,用舌头绕触口齿,待口内唾液聚满,鼓漱几遍后徐徐咽下。在工作间隙,或上下班途中,将耳朵揉一揉、拉一拉,每天只需花几分钟,不仅可使身体的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还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振奋、疲劳消除。
  首先是摩擦耳廓。以掌心前后摩擦耳廓正反面10余次,这样可以对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经络、振奋脏腑。然后,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轮部10余次,别看方法简单,对于缓解上班族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以及头痛、头晕很有效果。
  摩擦完毕,该上下提拉耳朵了。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顶端10余次,此法对情绪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镇静、止痛、退热、清脑的功效,再用拇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并摩擦耳垂10余次,可防治头晕、眼花、近视、耳鸣、痤疮、黄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最后,再对全耳进行一次“总动员”:用食指指腹自耳部三角窝开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余次,使之发热,这一手法对内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具体部位的按摩,有针对性地预防某些疾病。
  如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胀痛感,可防头痛、头晕、失眠等脑血管、脑神经病症;以食指指腹按摩耳前根部,可防治感冒、鼻炎、咽炎、心慌、头痛、头昏等;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沟使之生热,可降血压、清脑、明目;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压摩擦生热,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越来越感觉疲劳。虽然老年人每天需要的实际睡眠时间比中、青年人要相对少些,但是精力恢复得较慢。根据这一特点,老年人在安排起居作息时间的时候,就应该在白天增加静坐、按摩功(气功)、午睡等休息方式。午睡是白天最好的休息方式,可防止过度疲劳,有利于身心健康。根据医学研究,人的精力在早晨起床后到上午10点左右最为充沛,以后逐渐下降。午睡后,精力又开始回升,就像充过电。有关资料证明,健康长寿的老人大都有午睡的良好习惯。午饭后半小时开始午睡,是比较科学的。这样使胃肠系统多一些血液供应,有利于食物的消化。睡前可以做些轻微的活动,如散步、赏花、练书法、看电视、听音乐等。午睡时要注意不能受凉,尽量脱衣盖被。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千万不要贪睡,因为白天睡得太多,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睡眠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现代医学证明,良好的睡眠不仅能消除疲劳,而且能使各系统的功能得到调整和补偿。尤其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整补偿更为重要。科学实验证明,让人断食10天仍可维持生命,但是连续10天强制不睡眠,则可致死。祖国医学认为,"睡、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 "能眠者能食,能长生"。至于午睡,虽不如此重要,但也是人类生理睡眠的一部分。专家学者通过实验证明,人的睡眠节律除了夜间的睡眠高峰外,13点前后也有一个睡眠高峰。这是人体生物钟运行规律所决定的。祖国医学很早就提出,人必须睡好"子午觉"。"子"指子时(23点到1点),"午"指午时(11点到13点)。这两个时辰内睡好,对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事半功倍之效。这个提法也恰好同人体生物钟运行规律相吻合。 实行午睡是由于体质弱,午后体力精力不支,工作效率差,不得不求助于午睡。坚持午睡后,上述情况大有改善。操持家务劳作,坚持锻炼身体。每天除了8小时睡眠(含午睡时间),三餐就座休息之外,很少坐卧休息。其余14小时都安排得满负荷。虽然忙到22点才就寝,但入睡快,从不失眠。夜间起床两三次后,三五分钟即可再入睡。有什么动静立刻觉醒。
  做到生活"五快":走路快,二便快,吃饭快,入睡快,言谈反应快。当然,这不能都归功于午睡,还有其他养生办法作基石与之相辅相成。但坚持午睡维护健康的功效是不能抹煞的。

  午睡的守则:
  1 天天坚持午睡,45~60分钟。按时睡,按时醒,养成习惯。
  2 醒后吃午饭,午睡前吃100克水果,有利于胃的消化功能。
  3 睡姿以感觉舒适为佳,但不要让胸部受压。可以和衣而眠,但不要着凉。从不坐着睡。
  4 南北向平卧,让身体磁场与地球磁场相平行,以免身体磁场被干扰,影响睡眠。

相比硬板凳来说,藤椅是老人的首选坐具,加一个软垫效果更好。人骨盆的坐骨下有一快小突起,被称为坐骨结节,其顶端长有滑囊,人坐下来时,滑囊与所坐物体互相接触时会分泌黏液,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与硬物接触时的不适感。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的臀部肌肉逐渐萎缩,坐骨结节上的滑囊也发生退行性变化,黏液分泌减少,缓冲能力下降。如果老坐硬板凳,就会诱发坐骨结节性滑囊炎,尤其是身体瘦弱的老人更容易发生这样的损伤。
  软椅子或软沙发同样会造成老人的肌肉劳损。当身子陷在椅子中时,人的脊椎弯曲度较大,加重了腰背部肌肉的负担,对于骨质相对疏松的老人来说,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所以,应该要为老人选择一把既透气又有弹性的藤椅。最好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并且放上一个搁脚凳,让双腿可以平放,防止下肢缺血。专家还强调,不管坐什么椅子,最重要的是要经常变换一下姿势。

  聆听或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可能有助于预防因性激素减少而引起的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参加了这次小范围的研究。研究人员专门为老人们举办了一些音乐活动,他们可以在活动中合唱喜欢的歌曲,倾听这些歌曲的现场演奏,并伴着喜欢的音乐活动身体。
  活动过后,研究人员会检测老人唾液中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含量。结果发现,老年妇女体内的激素含量在音乐活动后,逐渐向一个平均值靠拢。在随后的心理测试中,这些妇女抑郁和不安的情绪也有所缓和。研究人员在对老年男子的统计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性激素是当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之一,而音乐有将其水平调节到适当量的作用。所以研究人员认为,音乐对预防老年痴呆症会有一定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