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之间的“影子人格”
(2009-12-22 11:11:52)
标签:
人格影子分析型感觉型情人健康 |
爱情当中,其实隐藏着很多我们内心的人格矛盾,这些自我的纠葛,才是导致爱情发生的重要原因。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爱情也往往如此,两人又爱有恨,又打又闹,却又爱的死去活来。对于这种心理,造成情人间强烈吸引的原因之一,其实就是为了追寻完整的自我。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人格。换言之,每人除了表现外在众人所见之“显性人格”外,还有个正好相反,潜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也就是说,一个很活泼的人实际潜藏着很抑郁的一面,而另一个很安静的人,很可能在另一种陌生环境下,变得躁动不安。用心理学理论来说,“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觉型”,因为“分析型”者重逻辑思考与客观评断,但是当他在强调与表现“理性”时,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细腻多情“感性”部分的人格,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变成隐性的“影子人格”。
于是,当一个人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压抑)的人格特质。有人说,爱情对象通常都是性格互补,就是这个原因。一个沉默的人遇到一个活泼的人,往往是他的“影子人格”见到了阳光,受到了感召,由此变得极为愉快,受桎梏的心灵,得以自由释放。这种异性相吸,“影子人格”和“显性人格”整合互补的过程,将逐渐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熟人格,这个过程也被心理学家称为“完整之我”的追寻。
但是,这种结合也往往称为爱情痛苦的一部分,在所谓的磨合中,过去对方最吸引自己的特质,现在却成为让自己最受不了的地方。如果过去,你爱上的是他的温柔,那么,很可能你会抱怨他缺乏男子气概,你爱上的是她的活泼,也很可能会觉得她“罗嗦”、“幼稚”。
放弃使对方变成完美的幻想,不要锁定在对方身上,而是回头重新专注在自己“显性”与“隐性” 人格之间的整合与成长中,专注扩展自身的“影子人格”。当你放弃改变对方的时候,自己实际也在学习和拓展自己的“影子人格”。有意思的是,往往一对感情好的伴侣,当一个人放弃改变对方时,对方竟然会愈来愈被影响,不知不觉中两人变得愈来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