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坏死(ARN)
(2009-10-18 19:23:00)
标签:
保健玻璃体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健康 |
分类: 医疗 |
视网膜坏死(ARN)是一类可以摧毁视功能的病毒性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玻璃体炎和视网膜动脉炎以及后期伴发视网膜脱离等病变为特征的综合病征。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重要的致病原。视网膜坏死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急性期常表现为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玻璃体内早期有细胞浸润,1周后细胞增多,并有渗出。玻璃体混浊加重。3-4周后玻璃体有膜形成,可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充血、水肿,视网膜有多数局灶性、多形性黄白色浸出,散布在眼底周边部、中周部和锯齿缘之间。最突出的血管改变为视网膜动脉壁有黄白色浸润,管径粗细不均,随后动脉变细,血管周围出现白鞘。约1个月后进入缓解期,前节炎症减退或消失。视网膜病灶吸收,留下色素紊乱和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灶。视网膜血管闭塞呈白线。发病2-3月后,前节炎症不明显,但玻璃体混浊加重。膜形成机化收缩牵拉视网膜,周边部形成多发性裂孔,约72%病人发生网脱。
对于此类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B超检查均可帮助诊断。一旦诊断为ARN应进行坏死区视网膜激光光凝,预防网脱的发生。对于网膜炎症显著、玻璃体混浊重、难以进行激光治疗者,需行玻切手术,可能挽救部分患者的视功能。
视网膜坏死治疗原则:
1.治疗葡萄膜炎并同时抗病毒药物。
2.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和视网膜脱离环扎术。
3.镭射治疗:早期光凝病源后缘,防止视网膜脱离。
4.一般支持疗法。
视网膜坏死用药原则:
1.急性期静脉点滴无环鸟甘及地塞米松。
2.早期也可应用镭射治疗。
3.发生视网膜脱离时采用玻璃体切割,巩膜环扎等联合手术。
4.必要时可考虑应用干扰素
1.治疗葡萄膜炎并同时抗病毒药物。
2.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和视网膜脱离环扎术。
3.镭射治疗:早期光凝病源后缘,防止视网膜脱离。
4.一般支持疗法。
1.急性期静脉点滴无环鸟甘及地塞米松。
2.早期也可应用镭射治疗。
3.发生视网膜脱离时采用玻璃体切割,巩膜环扎等联合手术。
4.必要时可考虑应用干扰素
前一篇:关于茶叶铁观音的一些看法
后一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