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外一些国家的服务业是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其配套可谓完善臻美,在很大程度上为医疗服务的多样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追求完美质量的营销策略使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既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又保证了优质的医疗质量,让民众得到了实惠,使其它营销措施有了进一步拓展的余地。
如美国医院在营销中倡导完美质量策略,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就医顾客的需求,并力争超过就医顾客的期望;医院领导者号召全员参与到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来,不断提高就医顾客的满意度;组建有员工参与的质量控制小组,动员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最近,为了有效控制上涨迅猛的医疗费用,美国的医院在营销策略上开始考虑如何减轻病人负担,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比如技术力量雄厚、装备精良的医院重点接纳急救和疑难病人;装备简单的医院则重点针对普通疾病和中低收入人群;有的医院还建立家庭病床,让医护人员到病人家中服务,以减轻病人负担。
英国则是政府干预医疗质量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比如门诊的每项服务、门急诊处理的等候时间、诊所病人的等候时间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英国政府还定期公布最佳医院和最差医院的名次,让医院接受社会监督。
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还定期公布各医院同一诊断或手术的死亡率以实施行政监督。这些措施都大大地增强了医疗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了民众对医院的信任。
而日本的一些医院对临终病人实施“关怀服务”,比如采用音乐疗法,让病人伴着生前喜欢的音乐渐渐逝去,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临终前的痛苦。日本的医院在为就医顾客提供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服务方面堪称典范,他们不仅在医疗服务中为就医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而且还把病人作为社会人来看待,为接受治疗的病人建立了图书馆、游泳池、球场以及娱乐室等,使病人在治疗与康复期间得到充分的放松。
新加坡的大部分医院分科较细,收住院病人的原则是根据病种收入专科病房,但当床位紧张时,不同病种的病人可以混收,即外科无床时,可住内科,由外科医生专看内科病人,待有床时病人即转走。这样做虽然给管理上带来不便,但却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同时也提高了床位使用率。在国外医院的大堂、各科室的候诊间,都有介绍各种疾病预防、治疗和用药的小册子,各科室开展的医疗项目、诊治专家、就诊时间甚至到达医院的乘车路线也都介绍的清清楚楚,极大地方便了就诊顾客的就诊和治疗。
国外医院多样化的服务策略事实上贯穿了一个以就医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也就是我们国内所说的“以病人为中心”,只要对就医顾客有利,让就医顾客满意,他们就会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满足就医顾客需求。
美国医院协会有31个消费者调查小组,专门负责收集民众对医院的各种评价意见,并及时地反馈给医院,促进了医院服务质量的改善。国外医院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无论是医院经营者,医生、护士,还是保障部门的服务人员,都能够以就医顾客为中心,把每一项工作都扎扎实实地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这些都是很值得国内医院在市场营销中借鉴和学习的。那年在洛杉矶某医院实习。在输液时,病人感到有点冷,让我去找条毯子盖。接过护士小姐递来的毯子,手感热乎乎的。问后方知,医院把消过毒的毯子放在烘箱里,调节到接近人体的温度保存,以便随时取用。
后来到去芬兰大学医学院参观。护士长一面小心翼翼为病人清理前两天的遭车祸导致的创口,见该人腿毛较多较粗,为避免撕换时的痛苦,她专门用该院特制的“油胶布”为他敷创口,并用密封的塑料袋另封了几张给病人,嘱何时换贴。五天后的半夜,该病人在丹麦腿痛复发,他去医院就诊。大夫给他打了一针,还让他服了半片止痛片。他解释道,现在已是半夜三点多,一片止痛片的疗效是8个小时,吃半片可生效4小时,到白天9点钟就可去药店买其他处方药了,应该尽可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