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友平医生
张友平医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403
  • 关注人气:40,6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隔代溺爱现象

(2009-07-16 14:28:52)
标签:

教育

育儿

婆婆爷爷

游戏测试

分类: 健康保健
    当几岁孩子不为浪费粮食而羞耻,反而理直气壮地说“爷爷就爱吃我的剩饭”时,孩子父亲被气得晕头转向,但当他准备“教育”儿子时,却遭到自己父亲的强烈反对,为袒护爱孙,爷爷不惜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这种典型的“隔代溺爱现象”,如今已成为家长最头痛的问题。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家长永远的牵挂。”在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的咨询统计中,市民对子女成长危机的苦恼,仅次于婚恋情感,列第二位。
    
    王先生和妻儿、父母住在一起,孩子读三年级,学校离家不远。他的父亲每天都要去接送,还帮忙背包。当他教育儿子要独立自强时,爷爷却说担心途中意外,非送不可。
    
    王先生告诉我们,有一次,他下班回家,竟看见儿子把剩饭菜赶给爷爷吃。他立即喝斥,儿子却满不在乎地说:“爷爷就爱吃我的剩饭,平时我没吃完的,都是爷爷吃的……爷爷还说他是‘饭桶’,剩下的都归他收拾!”
    
     痛心疾首的王先生怒从心起,一巴掌扇得儿子大哭,老人出面打圆场:“娃儿小,不懂事。”王先生责怪爷爷“惯坏了孩子”却激怒了老人:“我帮你带娃儿还做了?你嫌我,我走就是!”担心事情闹大,王先生被迫“服软”。他说:“我总不能对父亲不敬吧,但看着儿子被溺爱和纵容,我真担心他被宠坏,心里郁闷得很!”
    
    “隔代亲”是一种普遍的家族现象,隔代教育也因时代差异、教育观念、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出现种种矛盾。杨指出,如今孩子都是“独苗”,家庭成员的关心都集中在他身上很正常。他建议,段先生不要着急,因为孩子容易对暴力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在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恶性循环。段不妨一方面“背”着父辈,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多做父辈的思想工作,多强调两代人对后代“爱”的一致性,共同为子女的成长和将来着想。
    
     游戏测试折射受宠孩子心态
    
    在接待因“父辈溺爱”而担心“孩子成长”的6个心理危机家庭时,一个心理投射游戏测试。测试折射出当前孩子们的一些不良心态,须及时教育纠正。

    游戏测试是在一个“动物王国”里,有狮子、水牛、绵羊、猴子等动物,其中“狮子王”有权利号令其他动物。让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愿,把自己和爸爸妈妈、婆婆爷爷、老师同学,都安排在“动物王国”里,各自担任一种动物角色。
    
    测试结果显示,水牛、绵羊等听话的动物,多被孩子安排给了婆婆爷爷,更一致的是——6个孩子都把狮子王留给了自己。
    
    这个测试包括了忠诚、善良等美德和聪明、自由等个性特征,但“受溺爱孩子”想得更多的却是:别人听他的话,为他服务。如不及时正确的引导教育,有此心态的孩子日后往往自私狭隘、自大而脆弱。
    
    建议,家长切忌给孩子的不良心理暗示,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行为,“心肝宝贝小祖宗”的语言等,做游戏时小孩骑着大人到处爬等都应尽力避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爷爷奶奶的教育方法和为人父母者的教育方法各有利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做父母的一定要多过问孩子的事情,不要把自己孩子的一切都交给自己的父母。要和长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哪些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哪些绝对不能妥协,要有原则。此外,教育孩子时,尽量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避免简单粗暴甚至动武,这样即便是在长辈面前教育孩子,也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