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著民
张嘉译属于那种脸熟名字不熟的那类演员。
我至今也没有看过《蜗居》,所以看《借枪》主要出于该制作是原《潜伏》班底,原作者和导演的原因。
看了《借枪》,总的感觉不错,前半部张嘉译扮演的地下工作者熊阔海由于洋房老板卷款潜逃,失业在家,生活窘迫,再加上他走的是一条“买情报”的道路,还有一点就是上级经费紧张,一时半会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不得不到处借钱来养活一家大小,幸好他遇到圆滑、主要以报功请赏为工作重点的军统地下工作者杨小菊提供的“资助”和同情抗日志士房东裴艳玲的帮助,勉强借钱度日维持生活,进行革命工作。
我想,革命谁说不是请客吃饭?没有钱吃饭,也有没有力气来革命。
《借枪》后半部剧情,熊阔海差点导致家庭破裂和情报失败的借钱工作告一段落,主要是借枪,进入正题。先是帮别人借枪,失败。然后,家仇国恨一起报,再次借枪,用歪把子机枪以生命为代价解决日本侵华将领加藤,民族大义,主题得到升华。
《借枪》,我觉得是一部耐看的电视剧。
以前,我们的抗战电影的正面人物基本上都是英俊潇洒,一出场就准备用“浩然正气”威慑敌人的那类人。其实,像007那样美女环保、高大英俊、与敌作战几乎不会有任何生命危险的特工,只能在电视、电影上看看,当不得真。我党地下工作者稍微混的好一点的就是像《潜伏》的余则成,也得处处小心,唯唯诺诺,唯恐被暴露,不过在钱上面不愁。绝大多数无名特工,我想都和熊阔海差不多,既要照顾家庭,自己要出去工作养家糊口,又要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没有钱又寸步难行,需要有花销,所以熊阔海式特工为钱发愁,为家庭温饱担忧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熊阔海其实就是无数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层特工”的代表,不算高大,但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
同时,《借枪》还正面的说出了军统特工在抗战时期的作用,虽然剧中军统特工杨小菊喜欢冒领军功请赏,喜欢动辄大谈革命理想,显得华而不实,但毕竟他是抗日人士,在民族大义前,他选择的是抗日救国,他也是值得尊敬的。
一切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大的关键时刻,选择抗争不屈服,都是英雄,不管是大人物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市民。
每当关键时候,有了这些抗争的人,中国才不至于灭亡。
说到演员,无明显特点和个性,长着“公务员”长相的张嘉译演的熊阔海要比孙红雷演的余则成还要有难度,张嘉译把那种小市民出生,擅长插科打诨,打死不认账的“基层特工”演得活灵活现,也算是他20年来演绎生涯的一次大爆发,值得可喜可贺。剧中的其他演员都演的不错,配得起张嘉译这朵“红花”。
我们其实看看现在的电视荧屏,大家喜欢的还是这些靠演技生存的大叔级演员,比如孙红雷、吴秀波、胡军,还有张嘉译,多年的潜伏换来的就是今天的辉煌,这远比主动想被导演“潜规则”的90后演员更有前途,90后演员被导演“潜”过之后呢?被抛弃的很多,就像前段时间自杀的韩国女星一样。
沉下来,靠演技吃饭,而不是靠脸蛋和身体吃饭,才是演员可以走的正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