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唱
(2008-07-07 18:51:29)
标签:
文化 |
分类: 想到哪说到哪 |
对于音乐我完全是门外汉,连简谱也不识得,一种乐器也不会弄,只是喜欢听。不过,我的这个喜欢也不像是正经八百的发烧友那样有系统的赏析,反倒是像我读书一样,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各门各派,各个时期都有喜欢的曲子,也都有不喜欢的曲子。
最近这些日子我突然喜欢上了合唱,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封闭的露台上播放鲍罗丁的《波罗维茨人的舞蹈》,或是威尔第的《震怒之日——号角响彻四方》这类激越、繁复的曲子,四壁人声交激,让人感觉仿佛坐在云端一般。好在这些曲子都不长,只有三五分钟,所以,只要在吵醒四邻之前换成《羔羊颂》或《垂怜曲》之类安神的曲目,就没有大碍了。昨天恰逢大雷雨,我将音量开到最大,播放瓦格纳的《水手合唱》,居然同时感受到歌剧中那些挪威水手的善意和可怜的荷兰船长难以找到爱他至死的女人,不得不永远在海上航行的悲凉。
也许,人的年事越长,与少年时的关系越密切。由喜欢合唱曲忆起,我上小学的时候也曾参加过学校里的合唱队,唱的都是些什么曲子如今记不得了,只记得时不时的参加各类汇演,玩得很开心。曾经有一次我还被破格提拔,与另一个男孩组成二重唱,而且是参加一个区级的比赛,但由于我太过紧张,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结果比赛之后便又被“驱逐”回合唱队中。那天比赛的曲目好像是胡松华唱过的曲子,具体的记不起来了,但犯下的那两个严重的错误却至今记忆犹新。错误一:刚刚登台站定,便不由自主地用双臂的内侧去提裤子,引得观众大笑。错误二:演唱完毕,我下场时转错了方向,与同伴撞在一起,于是台下笑得秩序大乱。